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02

纽约时报首席艺评人罗伯塔·史密斯将卸任

英格丽德·波拉德获2024年哈苏奖

03

杨沛铿将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04

德英基金会公布策展学者项目入选名单

05

“中国民艺之父”黄永松辞世,享年80岁

06

Hermès与艺术家Hubert Crabières打造橱窗

03 / 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纽约时报》首席艺术评论家罗伯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在任职长达13年之际,于本周宣布即将卸任。自1986年首次为《纽约时报》撰稿起,38年的写作历程中,她撰写了超过4500篇文章,以独特而富有洞察的批评风格而声名远扬,其犀利的笔触也反映了她所钟爱的极简主义风格,不仅影响了众多读者,也推动了艺术批评的发展进步。

在加入《纽约时报》前,她也曾为Artforum、Art in America、Artnews和Village Voice等多家知名艺术出版物撰稿。2019年,为表彰她对艺术界的杰出贡献,多萝西娅和里奥·拉金基金会(Dorothea and Leo Rabkin Foundation)为她颁发了首届终身成就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格丽德·波拉德(Ingrid Pollard)获选被视为摄影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奖项——哈苏奖(Hasselblad Award)的本届得主,颁奖典礼将于10月11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波拉德的个展也将于同日在哈苏中心开幕。

波拉德1953年出生于圭亚那乔治敦,4岁时随家人移民到伦敦,曾入围2022年特纳奖,于2023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MBE)。她经常将肖像、档案材料、物件和文字结合创作成复杂的装置作品,通过摄影、媒介和研究等实践探索种族和他者性问题。

哈苏基金会在新闻稿中对其作品称赞道:“通过对英国景观、符号和身份的探讨,揭示了微妙而公然的不公现象,同时也对摄影媒介及其历史提出了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M+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公布了更多关于将在4月20日至9月30日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外围展的“杨沛铿:双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览信息。

此次展览共由11件全新作品组成,其中,《永不足够贪婪池》、《小气情人 (威尼斯)》、《秒爱之门》和《晚菇群(香港在威尼斯)》四件作品是根据威尼斯展场的建筑空间特点创作的场域特定作品。杨沛铿在展览中借人与人、人与物件、人与生态间的“依附”概念探索情感、欲望和权力的关系。

策展人周宛昀说道:“‘双附院’促使我们思考塑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期望和社会规范,提出了有关权力关系的问题,并检视理性在人际联系中的局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7日,德英基金会宣布聂小依、钱诗怡和王欢入选为期18个月的第二届策展学者项目,由策展人及艺术史学家凯伦·史密斯主导,并邀请国内外知名策展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作为特邀嘉宾,要求申请人提交围绕他们研究方向的策展方案,该方案应以申请人一直想实现、但未充分完善的策展想法为核心来展开。

聂小依围绕多语境场景下的“策动”——即“策划和动员”一词展开,旨在“超越视觉表象,让不同领域(比如写作、研究、社群运营和表演)的实践者参与进来,理解会改变自身的对话如何发生”。钱诗怡聚焦于以长三角水系为重心的跨领域调研创作计划。王欢则希望以当代民间艺术图像和实践为田野调查样本,探索人类古老的创作冲动和起源,并挖掘当代民俗传说中充满灵性的潜在叙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4日,台湾知名出版人、书籍设计家、《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去世,享年80岁。黄永松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守护民间工艺、表演艺术、民俗文化、保存庙宇及古迹建筑和历史真相,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守护者”、“中国民艺之父”。

1970年,黄永松受吴美云邀请加入筹办《汉声》杂志社的编辑行列。自1971年《汉声》在台北创刊以来,他一直担任杂志的美术编辑与“民间文化”总策划。40年间,黄永松建立了“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5大种10类56个项和几百个目的选题,组建起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记录了陕北剪纸、山西面食、惠山泥人、中国结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此外,《汉声》还曾与大陆出版社合作,发行了《黄河十四走》、《剪花娘子——库淑兰》、《古镇碛口》等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Hermès爱马仕与法国摄影艺术家Hubert Crabières合作打造了“福宝帷幕奇境”全新主题春季橱窗。

橱窗采用影像+立体装置的呈现形式,将巴黎福宝总店里的爱马仕经典元素挪移至数千公里之外的上海,巧妙呈现“运动着的帷幕”。这是Hubert Crabières从摄影的二维视觉艺术向公共空间的三维艺术过渡的首次尝试,有限的橱窗空间里蕴含着迷宫般的故事性,营造出隔绝于日常的奇境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有侵权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ccfoundation

与我们取得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21年,他的电影又得奥斯卡啦!

北京展讯 | [未读] 您有一封新的展览清单

Cc News | 苏富比2024年香港拍卖中国内地巡展开幕、艺术家郑淑丽获LG古根海姆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免费看展的点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