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抛出一枚硬币,落在地上时正反面的概率都是50%,而落地之前永远不可能确定的知道硬币将以哪面朝上,这说明未来是偶然的,不可知的,有概率的。

但硬币离手的那一刹那,一定是有确定的抛出高度,角度,初速度,角速度,空气摩擦力,各类阻力,地面材质,硬度,弹性等等,把这一切都考虑在内,通过严格的数学计算,其实正反面早已经确定了。

也许,仅仅是也许,我和你就像那枚硬币,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切所有能影响你的因素都摆在那里,固定了你的一生,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觉得人总是会有那么一天恍然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那种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是无法用努力去弥补的。

首先是自己身体上的因素,人的身高样貌大部分取决于先天的基因,能不能喝酒也取决于自己身体制造某种分解酶的效率;会不会唱歌取决于声带;会不会读书也因为你是否有高效运转能理解抽象思维的大脑…… 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情结果会大相径庭,这就是所谓的天赋。

其次,你出生的家庭自己不可选择,父母亲的眼界和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人生的起点。另外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人总是追求小时候所缺乏的东西,所以童年的生活决定了你以后人生的道路的动力所在。君不见,很多白手起家的富翁,小时候总是贫穷得一塌糊涂,受尽白眼。很多富足家庭出身的人最后选择投身科学与艺术。

另外,人生很多的偶然性的因素会放大彼此之间的差距,突如其来的运气,突如其来的疾病和灾难。娱乐圈有那么多美貌年轻的人,他们谁不努力?谁不费尽心机?但最终一线只有这么几个。商界高层也都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死去的那些失败者真的比那些成功者要差么?

这些东西都不是靠一个人单纯地努力就可以了,每个人一天就24小时,就算你不吃不喝不睡,也就这么多小时,你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无非也就是把自己的效率提高两倍,但这样真的就可以爬到金字塔顶端了么?正常思维的人恐怕都不这么认为。

要是一个人有能力,那么他肯定会知道他自己的能力的边界。你再怎么样努力也是有上限的,也是有你无法改变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对你的影响会比努力要大得多。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想办法弥补自己的短板是不可能成功的。也许这些就是我们笼统地概括说的命!

人生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情无能为力,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不信命→信命→知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称之为行规,术数界也不例外。比如,对于是否收费以及如何收费的问题,祖师爷早有训诫:“卦不空断,命不空算。”

至于《卦不空断》,以六爻为例,前贤早有明文:“凡六爻课占,诚占必准,不诚则否。诚者,心一而已。焚香虔祷,心固一矣;仓猝惶急而占,心亦必一,故此占皆准。若懈怠游戏而占,百无一准。”

为人占事,必取课金,非为贪财,良因不取课金,则人随便来占,不免亵渎。限以课金,则世人惜财,非不得已则不占,不得已则心诚,诚则准矣。

一事只占,再占则渎而不告矣。设占后未见应验,或事中又生变化者,不必再占,即以前课尽心推求,无不昭然若揭。

常事原只一占,若遇疾病危急,灾难逼迫之际,虽迭次占之,亦必皆准。良因神明仁慈,怜其慎恻之诚,故略其再三之渎也。然亦必所占顺理,非理之事,神岂来告?

以上训诫明确指出了课金的重要性,可惜世人不能领会祖师爷立言的深意,以为这仅仅是钱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命不空算》,古人就说得更明确了:算命不算空,算空两不公;男人伤妻财,女人伤老公。

古人如此立言,我想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金钱是衡量诚意的标准之一,算命要有恭敬心。舍不得付出,只想知道答案(天机),本身就违背天意。

其次,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俗话说:“十年出个状元,二十年难精周易。”你对命师的辛苦付出是否尊重,不用“润金”表达,仅仅一个“谢”字,真的安心吗?

再次,命理界确实存在特殊的“免费服务”情况,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其有三:

1. 阳寿将尽之人不收费。

2. 从此一败到底,永无出头之日的人不收费。

3. 大祸临头又无法化解之人不收费。另外,富贵者多收,贫穷者少收,如此等等。

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去找算命先生算命,算完后算命先生告诉他,他的命不用付卦金了,这个人就会大哭一场!”

为什么不收他卦金,他不仅不高兴反而会大哭一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