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浙江28岁的姑娘小刘

不久前被病毒性感冒袭倒

出现发热、头疼、咳嗽

全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

就近到药店买感冒药

“睡了一天,实在躺不住了,工作不允许啊!”小刘想走走“捷径”,让感冒快点好,以便尽快返工,就自作主张地将买来的“感冒通片”与“布洛芬片”一起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续两三天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小刘的症状似乎没减轻多少,还转了“画风”——出现极度乏力、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黄染等症状

家人忙将小刘送往当地医院。医生表示,病况已急速发展成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较危险,建议立即转至上级医院。

“我们排除其他病因,考虑是药物导致的,同时使用两种作用相似的解热镇痛药物,可能是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医师分析。

随后,医生紧急为小刘进行“人工肝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及补液、护肝、保肾等治疗,小刘的病情逐渐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季节交替易感冒

或许有人会以为

混服多种感冒药效果更明显

医生表示,事实上,混服多种感冒药不但无法在增强疗效上起到多大作用,且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会加大某一类药物剂量,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也成倍增加,较长时间大剂量地服用甚至会引起肝脏毒性反应或肝炎、肾脏毒性反应等。

一般药物都有一个有效浓度范围,如果小于这个浓度范围,则疗效减弱甚至无效;

而高于浓度范围,则会发生药物的毒性反应,即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如对肝脏造成损伤

医生介绍,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感冒药大多是复方成分,不少感冒药药名不同,但其实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一样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对乙酰氨基酚。部分感冒药使用的是布洛芬但其作用机理与对乙酰氨基酚是一样的,属于同类成分。如果混合服用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就相当于超剂量服用,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就会成倍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混吃感冒药会引起啥后果?

01

急性肝损伤

感冒药中引起肝损伤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使用两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容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2g),从而导致急性肝损伤,严重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02

急性肾损伤

当抗生素使用过量、疗程过长时会造成肾脏损伤,而解热镇痛类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也有一定肾毒性,过量服用也可能导致急性肾脏损伤,甚至造成肾衰竭,危及生命。

03

胃黏膜损伤

很多解热镇痛的感冒药对胃粘膜有损害,容易造成慢性胃病复发或急性发作,甚至诱发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也会因此出现胃痛、恶性、呕吐甚至黑便、呕血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04

神经障碍

含有氨酚烷胺类、氨酚黄那敏类等成分的感冒药中含有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服用此类感冒药时可能会出现失眠、不安、心动过速等症状。

由于这些成分在体内主要由肾脏过滤,随尿液排出,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不全代谢障碍者,若超量使用该类感冒药,容易导致毒素堆积体内,引起代谢性脑病,出现躁动、幻觉、谵妄、精神异常等严重神经障碍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谨记!科学服药7不要!

01

不要叠加、加量用药

几种常见药的服用方法,大家可以收藏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大家严格遵守说明书的剂量用药。擅自叠加用药、增加药量,易导致药物过量引发肝肾损伤。

02

不要在用药期间饮酒

酒和药同服用会干扰药效,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可能导致“双硫仑反应”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比如,藿香正气液含有酒精,不建议与头孢等抗菌药物同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不要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和沙星类药物等“消炎药”只针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染无效,随意使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和耐药的风险。

04

不要随意给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用药:老年人慎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该成分易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服用后也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小便不能排出、膀胱涨等症状。

孕妇、儿童用药:

6个月以下婴儿、孕妇应避免使用布洛芬,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3个月以内婴幼儿发热不推荐用药,症状严重需及时前往医院儿科就诊。

孕妇孕期出现症状并不是不能用药,而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某些基础病患者:严重冠心病、严重消化道溃疡、慢病需要联合使用抗凝药物以及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布洛芬,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06

不要自行服用“海淘”药物

很多人热衷自行海淘药物,但由于“海淘”药物的品质不能得到保障,用药说明也大多是当地医院所写,容易发生误用,因此不推荐使用。

07

不要服用过期药品

有些人可能觉得药品过期一两天还能服用,但最好不要哦!药品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果超过有效期,服用后不但不能保证疗效,甚至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还有可能耽误病情。

08

不要忽视不良反应

服药后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腹泻、皮疹、恶心、呕吐、身目黄染或尿黄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切记药品不是食品

一定要讲科学、遵医嘱

做好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医生建议:对轻度的感冒

如果不影响正常生活

应注意多休息,多喝开水

不一定需要服用感冒药

感冒较严重时,也要注意切勿超量服用或自行混吃感冒药(包括“西配中”)。感冒药不少为非处方药,相对安全。但如果混吃,剂量就会加大,可能在无形中伤害你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一些本身具有肝、肾基础疾病的病人。

因此提醒大家在购买感冒药时,无论中成药还是西药,一定要阅读说明书,看清禁忌及剂量。

你必须要知的16个用药知识

提醒:

①感冒药不能乱吃

②每次服用止痛药不要超过三天

③维生素服用过量可能变毒药

1.复方甘草片:连续吃不能超7天

需凭处方购买,服用时不能擅自用药,应尽药师指导,按规定剂量和疗程服用。处方用量不超3天,连续用药不能超过7天,或用其他祛痰止咳药代替复方甘草片。

2

.止咳药水:1次超过60毫升会兴奋

学名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含有可待因、麻黄碱,口服1次超过60毫升,有些人就会出现兴奋、烦躁不安。大量服用则会产生快感和幻觉,有飘飘欲仙感。正常使用并不会上瘾。

3

.滴鼻液:长期使用危害大

感冒别自己到药店买滴鼻液,血管收缩类滴鼻剂长期使用可致鼻腔黏膜血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引起局部黏膜组织增生,导致药物性鼻炎,时间长了还会产生依赖。

4

.哮喘吸入剂:使用有讲究

吸入剂是急救药,没有症状的时候不能长期使用,会形成抗药性。吸入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不但可减轻或避免局部不良反应,而且还可减少由药物从口咽部吸收而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5.润喉片:吃太多可诱发口腔疾病

在口腔没有炎症或炎症原因不明确的情况下常吃润喉片,容易抑制和杀灭口腔内的正常菌类,反而可能引发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疾病。

而不少润喉片中含有冰片成分,其性质寒凉,可能加重脾胃虚寒,引发腹泻,还容易造成孕妇流产。

6.创可贴:乱用或可引发感染

创可贴只能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伤口感染。

使用注意:

1、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且不用缝合的小伤口。

2、出血较多、小而深的伤口,动物咬伤、蛰伤,污染较重或感染的伤口,较重的皮肤擦伤,烧伤或烫伤,都不能使用创可贴。

3、使用时若伤口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注意及时更换。

7.头孢类抗生素:停药7天内不能沾酒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不能喝酒,且停药7天内都不能碰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的饮料、食物,比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发酵的食醋,否则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8.

促胃动力药:胃部不适慎用药

消化不良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增加肠胃蠕动的药物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而对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还需要明确诊断。故胃部不适就吃促胃动力药,可能会掩盖器质性的病变,延误治疗。

9

.激素类外用药:不可乱用乱涂

含有激素的外用药,包括糊剂、乳剂、油剂和软膏剂等,一般每天用1-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皮损范围越大,选用药物的浓度应越低,太大的皮损应避免使用激素制剂。另外,需长时间使用者,最好隔日用药。

10.膏药:错用误用伤身体

每种贴剂都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不能通用。

下列三种情形应谨慎使用:

1、患处有溃疡时;

2、运动或劳动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

3、孕妇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11.女性经期用药:活血药物要远离

女性在月经期间用药时,有些药物是不能应用或慎用的。

包括:

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

某些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

泻下药,如硫酸镁、硝酸钠(芒硝),下泄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上述三种药物均可造成月经量增多;

性激素类药,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或停经,孕激素可导致引导不规则出血。

12.

止痛药:注意分清病症,不可乱用

不同的药物可能会引发胃粘膜损伤、肾脏损伤乃至心血管疾病。长期乱吃止痛药还会产生心理依赖。而如果止痛药掩盖了病情,比如癌症,则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而明确原因的轻微疼痛,如果连续服药3天后还没有效果,就要去医院检查。

13.

维生素:服用过量可能变“毒药”

饮食规律的健康人一般不需要补充维生素,任何一种维生素都最好不要连续服用5天以上。

脂溶性维生素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较慢,摄入过多会增加中毒风险。

婴幼儿过量补充维生素A,可能引起呕吐、皮肤干燥等症状,甚至脑压增高。维生素D摄入过量则可能让儿童骨骺过早闭合,影响骨骼发育。

14.

氨基酸:摄入过多加重肝肾负担

氨基酸在临床上主要针对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和无法通过进食或口服补充蛋白质的病人。

但如果正常饮食能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无需输液来获得氨基酸。摄入过多则机体无法利用,多余氨基酸分解排出体外反而加重肝肾负担。

15.

补钙片:过量影响孩子发育

过量、重复补钙,不仅容易影响孩子胃口,还可能导致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

同时高钙摄入还会影响铁、锌、镁等元素的吸收。所以补钙应首选膳食,如豆制品、奶制品、鱼肉等,饮食正常的一般婴幼儿不需特别补钙。

16.复方樟脑酊:凭麻醉处方才能买到

常用的止泻药,含有少量阿片成分,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只有在医生开具的麻醉处方下才能购买,不能擅自用药,一般建议的正常服用量是每次2-5毫升。

“天津族”整理自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新闻坊、湖北药监、合理用药、广西药品监管、深圳市人民医院、人民日报、新疆中医医院、新疆疾控、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