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孩子感冒,家长总是给外出的孩子多加一点衣服。但事实是,人们一般认为的伤风、感冒和其他类型的感染并非因为气候或寒冷。美国肺脏联合会指出,人们之所以得出这一错误的结论,是因为这类疾病大多发生在冬季,但这类疾病与气候没有多大联系,只是因为在冬季,病毒更容易四处传播。

病毒最普通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另一个人的皮肤接触呼吸分泌物,例如,握手;或间接地接触环境表面,例如接触到门把手,然后再用同一只手揉眼睛或擦嘴巴。这也是专家们强烈建议人们勤洗手的原因,不管你是否患了感冒,勤洗手是预防细菌传播的最佳方式。但即使你的手洗得很干净,伤风或流感也会通过吸入被感染的空气中的微粒而传播,比如,如果你距离感冒的人太近,就容易被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风、流感和其他类型的感染在孩子们中间最为常见,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玩时有更多的身体接触机会,还因为他们在幼儿园或学校中经常遇到其他人群。

进入冬季,患感冒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感冒大都是由风寒引起的,专家建议,平时多喝粥,尤其是一些具有食疗作用、加了特殊食材的粥,有利于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冬季空气较凉,特别是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感冒。冬季感冒风热型的很少,多是由风寒引起。表现为发热、畏寒、无汗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平时不注意预防感冒,或者得了感冒不及时治疗,危害尤其大,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加重其他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的病情。

专家建议,冬季感冒时可以多食热粥,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同时,感冒后人的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可以促进吸收。另外,有些药对肠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冬日煮粥以大米为佳。因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很适合冬日食用。

此外,煮粥时还可加入一些具有食疗作用的特殊食材。现在向大家推荐以下几种粥。

生姜苏叶粥:生姜是对付发热、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最好“武器”,也是中医常用的药材。有祛痰、祛寒、补气、除痘、平喘的作用;苏叶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在一般药店就可买到。做法是: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了。

生姜大枣粥:效果与生姜苏叶粥相似。做法是:将米放入锅中,简单干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将米搅拌均匀后,放入大枣和生姜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许盐。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这两种粥温热效果很强,幼儿、眼睛严重充血和患痔疮的人不宜食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个左右,大米50克。先煮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然后加少许白糖或食盐。该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润燥。

防风粥:防风(在药店可以买到)15克,葱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先将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防风、葱白和生姜,可适量加盐。该粥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病症。

专家还提醒,喝粥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过烫,以免伤害黏膜,也不能过凉,以免影响疗效。(严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