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与诗经、楚辞相提并论的汉乐府,是汉朝最有名的文学形态。不过,汉乐府的传承和指代却又历经曲折的过程,对后世诗歌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汉乐府究竟是什么?
就机构而言,汉乐府是汉武大帝刘彻设立的音乐机构,主要负责采集民间歌谣,以及文艺工作者所写的诗歌(谓之"歌诗"),加以配乐,用于朝廷祭祀、举行宴会时演奏所用。
这些民间歌谣和"歌诗"经汉乐府加工润色保存下来后,成为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亦称"乐府诗",其中,女性题材作品占了相当比例的份额,其语言结构也逐渐凝聚于五言诗体,大大推动了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发展。
正是得益于汉乐府的铺垫,东汉末年的建安诗坛才有了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魏晋时期才有了"乐府诗"的盖棺定论。所谓的建安风骨、魏晋风力便约定俗成。
由此,初唐诗人陈子昂为之高举诗歌革新运动的旗帜,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不朽的《三吏三别》也得到了源动力,也为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发起新乐府运动、晚唐皮日休推行"正乐府"起到了直接的指引和导向作用。
就是晚清时期,著名诗人黄遵宪推陈出新开创的新诗革命,亦融入了乐府诗的神蕴。
可以说,汉乐府的五言诗体、叙事技巧、缘事而发的语言艺术等等,为形成延续未断的现实主义精神夯实了基础,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的模拟、借用和创新。
故汉乐府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机构的定位,还逐渐演化为文坛喜闻乐见的诗体。人们通常所说的汉乐府,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机构那样纯粹与单一。
二、汉乐府的前世今生
实际上,作为单纯的音乐机构而言,汉乐府的前世是秦朝时期的少府,到公元112年,汉武帝对这一音乐机构加以扩充,逐渐开创了古体诗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风,成为继《诗经》之后的又一次民歌大汇总、大凝练。
正因为汉乐府的作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展现的"歌诗"多为芸芸众生关注的日常生活,或者是敏感话题,很质朴地道出了时代爱恨苦乐的特点,故汉乐府的叙事性、语言的朴素以及浪漫色彩成了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
据《汉书》记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可以感之,汉武帝进一步强化了乐府的职能地位。
这就是有名的关于汉乐府"采诗夜诵"的经典之说。汉武帝不仅广泛收集民间歌谣,还组织当时有名的汉赋大家,如司马相如等大咖创作"歌诗"祭天演唱,不再局限于享宴所用。
此外,乐府作为官方艺术机构,还下设三丞,有了声名鹊起的规模。到汉成帝时期,编制内的乐府从业人员最多时,达到八百多人,成为存续一百多年的汉乐府最鼎盛的时期。
史载"掌上飞燕"的传奇故事,便源自喜好玩乐的汉成帝刘骜。
不过,汉哀帝刘欣继位后,这位拥有"断袖之癖"的奇葩皇帝就不重视汉乐府的传承与发展,他下令裁减乐府,将规模变小的乐府划归太乐令管治。
自此,汉乐府不再有独立的建制。到了东汉时期,音乐机构一分为二,太乐令隶属太予乐属,称太予令;隶属少府的承华令所负责的黄门鼓吹署,专管朝廷宴请时以"歌诗"奏乐。
到东汉末年,建安文学兴起后,日渐衰弱的汉乐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融入"建安风骨"后就此形散。
三、汉乐府的形式与代表作品
但汉乐府经典的艺术作品保存下来,至今仍熠熠生辉。
经考,汉乐府主要形式有四类:
一是华丽典雅的郊庙歌辞,系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歌诗",如《日出入》《练时日》《华烨烨》等,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化色彩。
二是内容庞杂的鼓吹曲辞,多为民间创作。最有名的就是《上邪》,强烈表达了女子与意中人愿结为终身伴侣的渴望: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有所思》也是有名的鼓吹曲辞,都归入饶歌系列。
还有有名的《孔雀东南飞》,是鼓吹曲辞的代表作,有古代最长叙事诗之誉。《陌上桑》、《羽林郎》等等"歌诗"也极具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三是最精华的民间俗乐"相和歌辞",多是街陌谣讴,道出了时代的苦乐爱恨以及直面生死的人生态度。最有名的作品有《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以及"歌诗"《长安有狭斜行》《鸡鸣》《相逢行》等。
四是自成一类的杂曲歌辞,其乐调多不知所起。如《艳歌行》,勾勒进入天国的幻想画面,表达了人神同游的理想状态。
四、后记
继《诗经》《楚辞》之后的新诗体汉乐府,不完全统计保存至今的有一百多篇,散见于《汉书》《后汉书》《文选》以及《玉台新咏》《乐府诗集》等专著里。
其中《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称为"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又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歌颂了焦妻高尚的情操。《陌上桑》对劳动妇女蔑视和反抗权贵人物进行了赞美。
另外,北朝的《木兰诗》、唐代韦庄创作的《秦妇吟》,加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三绝",代表了古代乐府诗的最高水准。
无名氏所作的《长歌行》,也是有名的汉乐府相和歌辞,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是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名句。
是为记。甲辰年二月九日于象山脚下。
作者:李大奎,七0后,贵州湄潭人,法学学士,"红学"及汉史研究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