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上官婉儿,这位被誉为“巾帼宰相”的传奇女子,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尤其是关于她的死因和葬地,长久以来一直是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谜团。

直到2013年上官婉儿墓葬的发掘工作开始进行,才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这位历史人物的机会。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许多颠覆传统认知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让后人得以窥见这位传奇女子背后的真实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志出土,毁墓疑云

2013年,陕西空港新城准备修路,为确保工程不损害地下的历史遗迹,需要提前进行考古工作。

考古队在一处路基下,发现了一座五个天井的古代墓葬。

在唐代,五个天井的墓葬通常为朝廷所建,可见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是极高的。

但是考虑到陕西地区唐代文化遗存的丰富性,这样的墓葬也不算太罕见。

该墓的墓道墙壁上,白灰浆涂得很薄,显然在修建之时并不是很精心。

壁龛保存完好,但里面的随葬物种类不多,且十分普通。

更何况该墓已被严重毁坏,让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有些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甬道中上官婉儿珍贵的墓志被发掘出来时,所有在场的专家都喜出望外,难以掩饰激动与兴奋。

墓志保存状况良好,四侧雕刻着细腻精美的牡丹、忍冬、瑞兽等图案,堪称珍品。

据史书记载,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中被杀的,而自那一夜后,她的名字就于正史中消失了。

她的身后事是由谁料理的?是否有被安葬?又埋在了何处?史书中统统没有记录。

千年前的疑团终于有了答案,实在令在场的专家们激动不已。

尤其是发现了墓室内的两块骨头后,陕师大的于赓哲教授曾在社交平台上忘情地表示:

“站在墓穴里凝望上官婉儿的骨骼,浑身发抖,激动。想蹲下去抚摸一下,又作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残骨的发现,的确引来了轰动。

许多人都渴望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还原她的容貌,以窥见上官婉儿的绝代风华。

为了明确这两块骨头究竟源自何处,陕西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进行了详尽的提取鉴定工作。

然而通过反复对比分析后,研究员最终确定这两块骨头并非人骨,而是黄牛的枕骨。

上官婉儿的墓里,怎么会有黄牛骨出现?

据考古队的工作人员介绍,墓葬被发现时就已经有了大规模破坏的痕迹。

第四和第五天井被挖出一个深坑,向下延伸到接底部时转为水平向北,直通向墓室。

甬道的拱顶和墙壁都遭受了破坏,墓室更是严重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部完全垮塌,地砖都被揭得一干二净。

墓室内部的随葬器物已经荡然无存,除了那两块牛骨外,连棺椁都没有发现。

根据残骨被发现的位置,一些专家认为黄牛骨是墓被毁后才被带进去的,但那时墓室还没有坍塌。

不过鉴于墓葬各处均遭受了大范围的破坏,专家推断这并非盗墓所致,而是有组织、大规模的“官方毁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形示,死有余辜

官方毁墓通常出于政治或文化上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消除某些历史人物的影响,或是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考虑。

“毁墓”这一行为并非唐代所独有,然而尽管历代都有所记载,但这种情况在唐代却显得尤为集中和常见。

在唐代,毁墓曝尸背后暗藏的,通常是极端残酷的权力斗争。

从武则天开始,当权者就将“毁墓”视为一种政治否定的手段。

这种手段的运用,不仅是对忤逆罪行的一种严酷惩罚,更是掌权者彰显自身价值观和绝对权力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官婉儿的陵墓遭到毁坏的原因,从史书的记载和态度中可以窥见一二。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夜,李隆基发动政变,率军杀入宫中,杀死了毒害唐中宗的韦皇后与安乐公主。

风起云涌之际,被视为韦后同党的上官婉儿,拿出了自己亲笔撰写的制书草稿。

这份制书的目的,是让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参与辅政。

可惜最终表忠不成,上官婉儿命丧李隆基之手。

而关于上官婉儿的生平经历以及历史形象,无疑也取决于李隆基的态度。

所以在许多传世文献中,对上官婉儿的记载多是负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史书中,上官婉儿的风流艳史颇多,她先后嫁与两位帝王,还曾与武则天的侄子和男宠私通。

因此遭受了严厉的惩罚,在脸上留下了伤疤。

上官婉儿生活糜烂不堪,在政治上又是野心勃勃。

她多次易主,在几代当权者的权力争斗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方势力之间。

她玩弄权术,城府极深,甚至被冠以谋逆奸臣的恶名。

总之,上官婉儿在正史中的形象便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中记载她淫乱弄权,行为不端,以至于她的死被认为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传统史论中的这些观点,就很好地解释了上官婉儿的墓为何遭到了官方的毁坏。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史书中所载就是真实的历史吗?

2013年,上官婉儿墓志铭出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

墓志中的982个字被历史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反复研究琢磨,字里行间,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史书中没有的上官婉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颠覆正史,死后平反

墓志,是墓葬考古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相关研究立论的基础。

对于上官婉儿的墓葬而言,墓志的出土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

倘若没有墓志的发现,那么这座墓葬所能呈现给世人的,恐怕仅限于那些普通且数量有限的出土文物。

上官婉儿在墓志与传世文献中的巨大形象差异,也引发了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

共计982字的墓志,用了不小的篇幅来描述上官婉儿劝阻“皇太女”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史料记载,安乐公主野心勃勃,曾向唐中宗提出要求,希望获得“皇太女”的位置,意图继承大统。

上官婉儿因此多次向中宗谏言,言辞恳切。

她向中宗揭发了韦后的阴谋,后又请辞归隐,甚至想要削发为尼,被中宗制止。

无奈之下,上官婉儿只得以死相谏。

中宗爱惜上官婉儿的才华,也因其坚贞而感动,于是广求良医,这才救回了她的性命。

后来,婉儿主动要求降为婕妤,几次恳求,才被中宗应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志不吝篇幅,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上官婉儿极力阻止此事的经过。

其目的大概就是要告诉世人,上官婉儿绝非韦后一党。

实际上在此之前,关于上官婉儿在唐隆政变中的政治立场,史学界一直有着许多争论。

而墓志中的这些记载,却如利剑一般劈开了笼罩在上官婉儿与韦后关系上的迷雾。

以无可辩驳的证据,颠覆了以往关于上官婉儿与韦后同党的传统认知。

墓志中说上官婉儿“光前绝后,千载其一”,为其刻画了正面美好的形象,并赐谥号“惠文”

而同样死在唐隆政变中的韦后等人,却是在死后仍被追贬为庶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都是被李隆基所杀,为何官方态度反差如此之大呢?

首先通过墓志可以明确的是,在此次政变中,上官婉儿与李隆基有着同样的政治立场。

结合史书中的记载,在遗制中让李旦参与辅政,这是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联手合谋的。

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遏制韦后及其党羽的权力扩张,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她并非韦后一党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宗当时是暴毙身亡的,上官婉儿却能在事发如此突然的情况下,立刻选择与太平公主商议,牵制韦后。

说明她与太平公主在此前就已有默契,或者说早已建立了合作、同盟的关系。

所以,上官婉儿才会在死后得到如此的哀荣。

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私交,以及太平公主的政治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治博弈,波谲云诡

唐代墓志在撰写时有一个惯例,那就是对于出资委托制作墓志的人,会在序文末尾进行一番赞颂。

上官婉儿的墓志,文面上请托制作墓志的人是睿宗,然而下文又写道:

“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撰文者强调了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之间的关系,显然是特意交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其墓葬修建得不够精心,形制相符略小,出土文物的等级也很低,可墓志却十分精致,堪称珍品。

所以一些专家猜测,是太平公主说服了兄长唐睿宗,才让上官婉儿得到了这样的礼葬与哀荣。

而葬礼的资助者,以及墓志的请托人,应当也是太平公主。

作为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是极受宠爱的。

再加上她聪慧多谋,又有政治头脑,因此武周时期,武则天常与太平公主商议政事。

而上官婉儿年仅十四岁即被武则天重用担任女官,算是武则天的“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统史料中,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但年纪相仿的两人,自豆蔻年华就同在宫中生活,一起长大,接触的机会很多。

再结合墓志可以推测,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比较密切的。

而且上官婉儿才能出众,中宗年间权势又是盛极一时。

那么即使二人并无深厚的私交,鉴于上官婉儿的才能及地位,太平公主也极有可能会拉拢她成为自己的党羽同盟。

墓志中说,上官昭容在险象环生的政变中依旧泰然自若,辅助宫廷筹谋斡旋,却在仓猝之际不幸香消玉殒。

尽管已经明确阐述上官婉儿并非谋反之徒,而是无辜受害,然而却也刻意回避了李隆基诛杀上官婉儿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他们是同一阵营的,那么李隆基又为何要杀死上官婉儿呢?

有学者认为,上官婉儿的存在威胁到了李隆基的地位,这就是他的杀人动机。

上官婉儿身为女性,却有着突出的政治能力,执掌朝纲,左右朝政。

如果活下来,李旦肯定会因为她的拥立之功,而对她加以重用。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是同一阵营,两位女性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背后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若日后她们选择联手,那么对于李隆基来说,这样的政治局面无疑将变得极为不利。

因此借机杀掉上官婉儿,对李隆基而言既是为自己除掉一个未来的竞争对手,又可削弱太平公主的势力,破解她二人的联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公主在政治场上亦是身经百战的,得知上官婉儿的死讯,她必然明白李隆基的心思。

韦、武势力被除,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斗争也逐渐变得尖锐。

因此,上官婉儿之死便成了太平公主攻击李隆基的工具。

皇太子李隆基杀死了上官婉儿,可朝廷却礼葬她,甚至将她的死定义为“无辜受难”。

可以说此举丝毫没有顾及李隆基的名声与感受,显然是由太平公主在背后推动的。

在墓志中为上官婉儿塑造了美好正面的形象,借此打击李隆基,顺势拉拢上官婉儿的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样的局面也没有维持太久,太平公主最终在政斗中失败。

李隆基继位第二年,就以谋逆之罪赐死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驸马之墓,也被李隆基下令拆毁,令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

而上官婉儿的墓就在驸马武攸暨墓的附近,因此史学界也有专家猜测,两座墓在当时可能是一起被毁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官婉儿在墓志中正面、美好的形象是由太平公主塑造的,比起私交感情,恐怕政治目的更加明显。

而在后来的正史记载中,上官婉儿的负面形象则是受到了李隆基的影响。

墓志的出土,影响甚至颠覆了传统史论以及大众的认知。

上官婉儿之死,也从“死有余辜”变成了“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

可见上官婉儿的一生,始终都处于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中,就连死后都难逃厄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赵建兰. 上官婉儿墓又现谜团[N]. 中国文化报,2014-11-11(007).

[1]李明.毁墓疑云——探秘上官婉儿墓[J].大自然探索,2014(08):12-19.

[1]胡可先.上官氏家族与初唐文学——兼论新出土《上官婉儿墓志》的文学价值[J].求是学刊,2014,41(05):163-172+5.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