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二月初八,它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在民间讲究特别多。根据《吴中岁时杂记》中载:“二月初八日,为祠山张大帝诞。相传大帝有风山女、雪山女,归省前后数日必有风雪,号’请客风,送客雨’,虽天气甚温,又必骤寒。”这一天天气的变化叫作“张王报”。从时间上来看,农历的二月初八,已经到了仲春时节,这个时候天气逐渐转暖,但是北方的冷空气还会时常南下,就会带来骤寒天气,“出门常带三九衣”,“瘦人瘦马,难过二月八”就是指的这个时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是祠山张大帝诞,同时这个时候,天气变化也比较大,那么在饮食上,也是很有讲究的,老话就有“初八吃三样,春来病不沾”,今日二月初八,哪3样?老传统别丢!按照民间的一个传统,这天要纪念祠山大帝张渤,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吃一些时令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八吃三样,到底是哪3样呢?

一、馄饨

镇江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二月八,吃了馄饨病不发”,这句话足以证明在这一天人人都要吃馄饨,给自己讨个吉利。在江籍史学家陈庆年的著作里也有提到:“初八日,家家吃馄饨。谚云:二月八,吃了馄饨病不发。“可见二月初八吃馄饨俨然成为了一个传统,如今也有把馄饨改成饺子的,不过寓意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食谱:【猪肉大葱馄饨】

所需食材:猪肉馅、大葱、馄饨皮、香油、盐、蚝油、五香粉、葱姜汁、生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法:1、把大葱切成末,接着放入到一个碗中,然后放入我们搅好的肉馅,接着开始对其进行调味。

2、放入盐加入蚝油,接着放入五香粉,还有葱姜汁,再来上一点生抽,把它拌匀,搅拌好之后就可以包了。

3、取出买的馄饨皮,接着放入猪肉馅料,开始包,包好之后,沸水煮熟透,把它捞出来,就可以开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羊肉

根据刘绳菴《重修庙记》:“每春阴多寒,折俎用冻脯。”意思就是在这个时候,天气多以阴寒为主,我们可以多吃一点肉,这个折俎,意思就是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在此时吃上一点羊肉,就可以很好的起到滋补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食谱:【胡萝卜羊肉汤】

所需食材:胡萝卜2个、羊肉、花椒、姜片、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法:1、把羊肉清洗干净,接着对其进行焯水,焯水之后,把它捞出来,放入到一个盆当中。

2、锅中放入姜片还有花椒,再把羊肉放进去,注入适量的清水,最好是用开水,大火煮沸,然后开始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把它炖软烂之后,放入胡萝卜,接着再来上一点盐,把它煮熟透,这样就可以直接盛出来,开吃了。

三、韭菜

老话还有“二月八,吃了韭菜病不发”。“瘦人瘦马,难过二月八”这个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比较多,因此要食温热的食物抵御寒冷,而韭菜就是其中一种非常好菜,尤其是春韭,鲜美营养,而且还能促进消化,滋补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食谱:【韭菜炒腐竹】

所需食材:韭菜、腐竹、植物油、盐、生抽、鸡粉

做法:1、把新鲜的韭菜,清洗干净,接着把它切成段,放入到一个盘子中,沥干多余的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锅中放入植物油,烧热之后,接着放入腐竹去翻炒,把它炒香之后,倒入韭菜进去翻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接着放入一点盐,然后来上一点生抽,接着放入一点鸡粉,把它拌匀,这样就可以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刻说】

“初八吃三样,春来病不沾”,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根据季节还有时令来饮食,同时这也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期盼,希望在往后的日子当中,可以得到祠山张大帝的庇佑,无病无灾,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