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陵园西路 英雄花开英雄路

3月14日,天色有点昏暗,到陵园西路去拍木棉花。每年这个时候,陵园西路的木棉花都开得很灿烂,但从没有专门去拍过。

陵园西路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南起 中山三路,北至 东风东路。原是泥路,1959年改建成红砖路,1962年扩建成沥青路。长400米,宽7米。俗称西马路,因在烈士陵园之西,1971年定名为陵园西路。

陵园西路是广州市最美的一条木棉花路,短短四五百米的街道两旁,近百棵火烈的木棉竞相绽放,红彤彤的大花朵在高大的树上盛开,非常壮观,唤起每个人心中的敬畏和感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棉花火热的身躯、娇艳的花蕊,高傲地盛放枝头,为广州“穿”上冷艳柔情的“新衣”。它像一团团烈火,热烈而奔放,装点了广州这座2000多年的老城,让羊城拥有热烈的春天。

木棉花的5片花瓣娇艳夺目,简直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看着让人充满幸福和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干壮实多枝条 可以向外长出不同的角度,清秀的枝条,少量的绿叶,明艳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的有诗意,逆光的情况下拍摄,也可以展现出一幅山水画,

盛开的木棉花,宛如漫天红霞,热烈向上,每一朵都充满勃勃生机,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无须绿叶衬托,木棉花也能开得比万物明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棉树下,车辆来来往往,行人骑着自行车经过,都成了陵园西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些路人经过,还会停下拍照。也有不少人像我一样,用手机、相机定格木棉花的美。尽管刚下过雨,天空灰蒙蒙的,但是看到这抹特殊的红色,仍然让人移不开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棉树太高大了,手机不好拍。

有关这南国的英雄树,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

在海南岛五指山,有位英雄叫吉贝,他多次率领黎族人民抗御外敌,屡立战功,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不幸被敌人围困在大山上,身中数箭,仍屹立山巅,身躯化为一株木棉树,箭翎变为树枝,鲜血化成殷红的花朵。
后人为纪念他,便尊称木棉为英雄树,把木棉花称为英雄花。
据说当地的老百姓还有一个习俗,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与崇敬,每逢男女结婚之日,都要精心种植一株木棉树。

木棉花还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英勇就义,在刑场上两人宣布正式结为夫妻,刑场做礼堂,枪声为礼炮,木棉花当礼花。在烈士倒下的那片土地上,满城木棉花如血绽放……1982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将木棉花确定为广州市市花,木棉花昭示着广州人顶天立地,永不服输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到木棉花,不由想起古代诗人关于木棉花的诗句:

宋 杨万里写道:
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

宋 刘克庄写道:

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

木棉树,别称攀枝花、莫连、红棉等,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落叶大乔木。

木棉是广州市花,早春2-3月开放,先花后叶,花红似火,线条粗犷,树姿巍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大挺拔的木棉树,犹如信念坚定的卫兵,守护着旁边的烈士英雄。

木棉是英雄之花,象征烈士的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也是广州人民革命精神和拼搏精神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最早出自抗清志士陈恭尹的《木棉花歌》。他曾写下“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的千古名句,木棉花成为“英雄花”的形象就此定格。自古以来,不乏对它的赞美诗篇。清代诗人张维屏在《咏木棉》一词中赞道:“烈烈轰轰,堂堂正正,花中有此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被作为广州市花的木棉,尽管它在其他城市比较少见,但是在广州却得到广泛种植。

木棉花的枝干壮硕,就像顶天立地的英雄,开花时花朵红艳,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且花朵掉落后也永不褪色,犹如壮士的风骨,因此被称为英雄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棉花还有珍惜的寓意,告诫我们要珍惜身边发生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

另外,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木棉树下捡起掉落的木棉花,回家晒干,用于煮粥、煲汤或入药,可解毒清热、驱寒去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烈们为我们打下江山,英雄精神不败;英雄花即使掉下,也不忘造福一方百姓。

(1621 2024/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