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的参考资料来源于《秦城战犯改造纪实》,这本书里面介绍了秦城监狱里面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述得也很具体详细。

秦城监狱本是一座普通的监狱,只是里面关押的人,他们的身份不普通,因此,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的传奇故事,也就给秦城这所普通的监狱,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在苏联的援助之下,秦城监狱开始建造,这所新监狱坐落在北京的北面,在燕山脚下,地理位置确实适合修建监狱,只有西面是重叠的群山,北边、东边和南边这三个方向,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地理环境不建造监狱实属可惜了。

秦城监狱刚落成的时候,只有四栋监楼,都是统一的白色外立面,序号分别是为甲、乙、丙丁,每一栋监楼都是三层的砖结构。在每一栋监楼前面都有一个小院子,这是用来给囚犯们放风的场地。

秦城监狱的牢房面积,从15到20平方米不等,每一间牢房里面都有独立的卫生间,里面的设施有当时比较奢侈的马桶,采用的是脚踏式冲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小的洗漱池,也是脚踏式冲水。

在一些高级牢房里面,除了面积比较大以外,还配有洗衣机。或许,有的读者会觉得困惑和不理解,那个年代就有洗衣机了吗?确实是有了,只不过那会儿的洗衣机很奢侈。寻常百姓家自然是没有的,也只有一些大型宾馆才会配有洗衣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67年,监狱里面又重新盖了六栋监楼,到此,整个秦城监狱的布局也就完成了,总共有十栋监楼。

关押在里面的囚犯,根据其级别不同,还有其涉事案件进展程度不同,有两种关押方式,一种是单独关押,还有一种是集体关押。

虽说是囚犯,但是,秦城监狱给予他们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可以说是具有人道主义的关怀。

就说在高级监区里面,在70年代的时候,高级囚犯每月的伙食费就有60块钱,要知道那是在70年代,60块钱是一个什么概念?在国营企业里面,一个高级技工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差不多50块左右,每个月60块钱,可以供养三个家庭一个月的日常开支了。

当时的寻常百姓是没有“一日三餐”这个概念的,基本上就是“一日两餐”吧,秦城监狱里面的囚犯实行的是一日三餐。当然,在周日和节假日的时候,就只有两餐制。虽然是一日三餐,但是伙食的话是一菜一汤或是两菜一汤,主食是以面食为主,有时候会搭配着杂粮。

至于蔬菜的话,是由监狱后面的秦城农场提供的,因为农场里种植的基本上是当季蔬菜,因此,有时候会连着好几个月都会吃同一种蔬菜。早餐的话很简单,一般是玉米面的窝窝头,搭配一小块拇指头大小的咸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会有读者觉得很奇怪,这些囚犯都已经过起了牢狱生活,为什么还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待遇呢?其实这也很正常,秦城监狱属于新式监狱,和旧式监狱完全不一样。

在古代,哪怕是近代的时候,监狱就是为了折磨犯人而存在的,其目的不是对犯人进行思想上的改造。

新中国建立之后,一扫旧社会的颓废气象,万象更新。在监狱这方面,自然也必须要和旧式监狱有所区别,要有根本上的转变。

秦城监狱是建国以后,修建的一座新式监狱,这所监狱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折磨犯人的,而是为了改造犯人,让他们能从心底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成功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这才是监狱正常的职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