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024年第55届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3月16日至1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举办。SGO大会作为目前全球妇科肿瘤领域关注度最高的盛会之一,汇聚全球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妇科肿瘤学领域顶尖专家和学者,围绕妇科肿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最佳临床实践,展开精彩分享与热烈探讨。

本次SGO盛会纳入的研究涉及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领域,涵盖临床与基础等不同研究方向。氟唑帕利作为中国第一个原研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领域深耕不辍、未来可期。本文将重点探讨SGO大会上氟唑帕利在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FZOCUS-1的研究进展。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维持治疗的地位不可撼动,氟唑帕利挺进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领域

近年来,卵巢癌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步,其中PARP抑制剂堪称卵巢癌治疗史上30年磨一剑的重磅药物。它的问世使维持治疗成为卵巢癌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多个PARP抑制剂已在我国获批用于含铂化疗应答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和铂敏感复发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用于维持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新模式。

氟唑帕利是首个中国原研PARP抑制剂,其治疗适应症从后线治疗到铂敏感复发患者的维持治疗均已获批,同时在卵巢癌领域的探索正继续向前。正在进行中的FZOCUS-1研究彰显着氟唑帕利已进军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领域。

FZOCUS-1研究荣登SGO大会,

氟唑帕利一线维持治疗未来可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菊生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SGO现场汇报FZOCUS-1研究

氟唑帕利是NMPA批准的第一个民族自主创新的具有chemo-free治疗适应的PARP抑制剂,其一线维持治疗的FZOCUS-1研究[1]荣登全球顶级妇科肿瘤大会。FZOCUS-1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氟唑帕利单药或联合阿帕替尼在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在随机对照阶段共入组674例受试者,按2: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氟唑帕利单药组、氟唑帕利联合阿帕替尼组、安慰剂组接受维持治疗,其中氟唑帕利单药组为269例。

本次大会上报道的是氟唑帕利单药数据的期中分析。氟唑帕利治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安慰剂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0.8个月。两组间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平衡。研究结果显示,氟唑帕利用于接受一线化疗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显著改善了新诊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PFS。

总体人群:氟唑帕利vs安慰剂为NR vs.11.1月(HR=0.49 ,P<0.00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BIRC评估的全人群PFS

无论gBRCA突变状态均显著延长PFS,

  • gBRCA突变组: 氟唑帕利vs安慰剂为NR vs 14 .9月(HR=0.40, P=0.000938);

  • 非gBRCA突变组:氟唑帕利vs安慰剂为25.5 vs 8.4月(HR=0.53, P=0.00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BIRC评估的gBRCA1/2基因突变人群的PF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BIRC评估的PFS亚组分析

两组的中位OS均为NR,观察到有利于氟唑帕利组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全人群的OS

在安全性方面,因不良反应导致的终止用药比例为同类研究中最低,仅为0.7%

氟唑帕利三项研究为中国学者增添信心,点亮卵巢癌患者生存希望

虽然进口PARP抑制剂已获批进入我国临床实践,但我国仍迫切期待更多品种的药物丰富临床决策方案。氟唑帕利是中国原研的PARP抑制剂,凭借Ⅱ期FZOCUS-3研究和Ⅲ期FZOCUS-2研究的优越表现,氟唑帕利先后斩获伴gBRCA突变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后线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全人群维持治疗2大适应症,足见其优异的临床价值。目前,氟唑帕利探索晚期卵巢癌一线含铂化疗后维持治疗的FZOCUS-1研究仍在进行当中。

面对中国卵巢癌诊疗的诸多未尽之需,氟唑帕利立足中国人群数据,凭借“三氟甲基”的独特结构在FZOCUS系列研究中稳健发挥,不断突破,带来了更适宜中国人群、亦更适合卵巢癌长期维持治疗的新选择。

参考文献:

[1] Lingying Wu, Ning Li, Jing Wang, et al. Fuzuloparib as maintenanc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fter a response to first-line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2024 SGO. Poster Number111.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