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专家再一次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新能源车自燃率已经比燃油车更低了。

燃油车自燃没人关注,大家总是盯着新能源车自燃在看。

但此言论一出,市场反应比较大,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专家的数据并不准确,虽然用了相对客观的“自燃率”,想要表达电动车的自燃概率更低,但却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数据来源不准确。

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的自燃数量为640台,而不是2023年的数据,另外燃油车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自燃数量也不是18360台。

传播一个行业观点的时候,首先需要佐证数据的真实性,但数据也不能真正的反馈到日常使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燃油老车数量比较多,因为管路老化问题所引起的自燃比率不小,但电动车基本上都是5年以内的新车,2020年之后的电动车销量激增,新车还能有较高的自燃率,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燃油车的自燃大多数是可以通过灭火器处理的,火势强度相对较弱,但电动车发生自燃大概率是无法自我灭火的,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碳酸锂电池一旦发生自燃,灭火器是无法处理的。

所以,此次在大会上专家表示的“新能源车自燃率比油车更低”,本身就是一种为了投其所好所散发出来的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不准确,存在较大出入,并且忽略了燃油老车自燃率较高、火势类别等问题,虽然都是着火,但两者的强度却完全不同。

另外,电动车着火只要几秒钟就能全部烧起来,更加考验企业在设计时的功底,是否能够为车内乘员提供更多的逃生窗口期,设计是否合理,极其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设计上来说,内燃机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可靠,如果非要说自燃,燃油车在任何情况下的自燃率都要比同状态的电动车更低。

变速箱、发动机、油箱的基本设计理念,日常使用的可靠性都很高。

但电动车的电池包猛烈的化学反应,只要穿刺就有自燃风险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规避,所以很多企业截止到今天,都想用各种碰撞来证明自家的电动车没有问题,而不是采用自燃风险更大的穿刺实验,不就是因为电池包脾气暴烈,容易在受伤之后发生自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能为了迎合一些企业的爱好、市场发展需要就颠倒黑白,尤其是在扎根科学、技术的板块中,守住这个板块就是守住最后的净土。

任何技术、产品的发展都应该建立在尊重事实、科学的基础上,克服新能源车自燃率较高的问题一直都是企业、供应商共同努力的方向,今天谈电动车自燃率很低,恐怕是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