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

四川日报头版关注

达钢搬迁升级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如下

再造“新达钢”,新在哪儿?

项目名片

达钢搬迁升级项目该项目位于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计划总投资150亿元,竣工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实现再建一个“新达钢”目标。2022年6月,该项目主体工程开工。

一线直击

162.2米,与远处的山峰齐平。从远处遥望,一眼便可看到达钢搬迁升级项目的标志性建筑——焦炉烟囱,这也是整个项目的最高点。烟囱之下,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多个单元的厂房正拔节而起。

这里是距达州市区40公里的麻柳镇,也是老牌钢铁企业达州钢铁集团公司的“新家”。未来,达州钢铁将“举家搬迁”到此。

作为省重点项目、达州市“一号工程”,达钢搬迁升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以上,全面进入地上主体施工阶段。预计今年9月底前,第一座高炉将点火,年底主体工程建成投产。再造“新达钢”,新厂新在哪儿?近日,记者来到项目建设现场探访。

新起点:建设资源综合性利用企业

达州钢铁是达州工业地标,其营收规模长期居该市民营企业第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是一座紧邻市区的工厂,北门矗立的雕塑《创业颂》诉说着老厂区60余年的历史。

搬迁,不仅是达州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的全盘考虑,也是达州钢铁提档升级、以搬迁促转型发展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建设现场

“老厂区建设年代久远,很多设备无法上马,技术改造升级空间有限,阻碍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达钢搬迁升级项目工程管理部项目主管孙庆说,比如新厂区的炼铁工序,做个铁水包自动加揭盖“小手术”,让包盖完美覆盖铁水包,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亦有效防止一些气体扩散,既经济又环保。但是老厂区由于空间有限,不具备实施条件。

在麻柳镇,“新达钢”正在“另起炉灶”。走进达钢搬迁升级项目建设现场,高炉、焦炉烟囱、双曲线冷却塔等单体建筑高高耸立。5590亩工地上,各单元厂房依次铺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支专业队伍分工协作,共同筑就达州工业地标。未来,这里将依托省内优质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建成集建筑钢材、钒钛多元复合新材料、优质特种钢、煤焦清洁能源化工为一体的资源综合性利用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建设现场

在项目所处的达州东部经开区,达钢搬迁升级项目被视为这个“年轻”新区的扛鼎之作,将提升达州东部经开区承接先进制造业的底气,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入驻,推动新区“一年成形、三年成势、五年成城”。

新升级:人均年产钢量将大幅增加

如何建成创新驱动型、绿色低碳型钢铁企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达州钢铁负责人用“两高三新”来描述“新达钢”——立足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打造西部极具竞争力的绿色环保型、创新发展型、智慧制造型优质钒钛钢铁示范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建设现场

“产能和以前差不多,但实现了降本增效,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显著降低生产能耗。”孙庆用一个更具象的衡量指标解释,“以前人均年产钢量是550吨,我们测算新厂建好后人均年产钢量将大幅增加。”

从生产流程看,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以及轧钢等工序都进行了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

以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铁水衔接环节为例,“老厂区小高炉高温冶炼铁水后,铁水要先装进铁水罐,再用车运输去倒罐炼钢。”孙庆说,由于两个相隔工序较远,加上炼钢倒铁等待时间较长,热量大量散发,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不环保。

在新厂区,铁水运输采用“铁路一罐制”等工艺,即铁水的承接、加盖等均在一个铁水罐内完成。“这个工艺具有作业环节简洁、布置紧凑、铁水温降小、烟尘排放量少等特点。”孙庆介绍,铁水运输牵引系统将采用电动机车头,相较于传统内燃机车头,节能降耗的同时更加环保。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新厂区至少有40项技术或工艺革新。大到整个生产闭环的流程梳理、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工业生产更集约高效;小到采用智能机器人打产品标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新模样:数字化让“老树开新花”

刚结束了一场景观打造现场会,达钢搬迁升级项目指挥部安全环保部部长赵景小步快走到办公室,围绕会议内容,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他办公桌旁的墙壁中间挂着一张效果图,这是达钢勾勒的新厂区模样——一座生产绿色化、制造智能化、建筑景观化的生态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建设现场

“大多数人对钢铁厂的想象,是冒着浓烟的灰色厂房。”赵景说,“新达钢”的目标是建成4A级工业旅游景区,一座园林式工厂,进入厂区就像进入景区一样。

在景观方面,新厂房将因地制宜种植具有抗噪、吸附粉尘等功能的植被,百米高烟囱外围要做灯光秀,高大的双曲线冷却塔会画上彩绘。在游客中心,游客可以VR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从项目部窗户向工地眺望,绿色工厂的实景图正在拔节成长,外观红色与银色相间的弧形建筑犹如长龙横卧。“那是料场片区,放置原料矿粉的地方。”烧结球团料场项目部张长春说,在老厂区,原料矿粉没有这样的“家”,就是露天堆放。

对比新厂区,原料有了数字化的“新家”,配备了料场电子地图、盘库管理、预警系统等功能,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利用相关软件系统计算统计,指导生产调节。

“运用数字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指挥部信息化计量检测项目部项目经理魏峰川介绍,“新达钢”将建设一套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生产管控一体化、经营管控一体化平台,对生产、管理环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实现集成管理服务,提高管理效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若晔 袁城霖

来 源:四川日报

编 辑:郭姝利

主 编:潘 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个赞和在看给小编加个鸡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