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粮液科研团队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团队吴继红副教授共同完成的题为“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Huangshui Polysaccharides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during in Vitro Fermentation(黄水多糖体外发酵对肠道微生物群及代谢产物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性论文,以封面论文在国际权威食品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农业与食品化学,影响因子:6.1)发表(全文链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黄水是白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伴生物,黄水中的多糖因突出的生物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迄今为止,关于不同类型黄水多糖的干预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及其益生元活性的研究较少,黄水的价值转化仍存在较大困难。

图1 期刊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期刊封面
图2 论文首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论文首页

黄水多糖是具有不同结构和表面形态的杂多糖,因其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调节肠道菌群的潜力,能对人体产生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有益作用。本研究从五粮液酿造过程产生的黄水中获得了三种黄水多糖,系统研究了黄水多糖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益生元活性和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黄水多糖均可促进肠道菌群产生有益代谢产物,特别是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同时还可以富集如氨基酸代谢、糖代谢、鞘脂代谢等重要的代谢途径,对宿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发现,含有这些代谢产物的黄水多糖发酵上清液对脂多糖处理的Caco-2细胞表现出抗炎作用,显著抑制了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量。

图3 发酵上清液对Caco-2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发酵上清液对Caco-2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

本研究是双方联合攻关团队践行“基础研究前瞻导向”创新体系战略的重要体现,系统研究了黄水中蕴含的丰富的多糖资源,为黄水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了科学支撑。黄水多糖的干预对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控及其益生元活性,将为探索酿酒过程中的天然多糖作为益生元用于调控肠道菌群的活性和构效关系,以及黄水多糖用于肠道菌群相关的疾病研究等方面,提供重要理论与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