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近日各自锁定2024年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如不出意外,两人将再次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对决。拜登随后发表声明,感谢选民再次让他代表民主党出战,同时炮轰特朗普,称特朗普的“怨念”和“报复”活动威胁“美国理念”。特朗普在一段录制视频中说,这是胜利的一天,而拜登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他必须被击败。两人近期各自在“摇摆州”佐治亚拉票造势,相互大肆攻击,拉开对决序幕。

在美媒统计数据中,两位候选人已分别获得了必要的支持,拜登以2107名代表的支持超越门槛,而特朗普也以1228名代表的支持站稳脚跟。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相比拜登,一向走实用主义风的特朗普更得民心一些,他在总统任期内兑现了大部分竞选承诺,如保护边境、改善经济、开发资源等,这些政绩都使他赢得了选民的支持。谁将最终获胜?不光美国民众翘首以盼,世界各国也对此议论纷纷。因为美国总统一职,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世界格局。

在过去几十年,美国确实是按照这套策略进行全球规划的,拉拢欧洲和中东,打压遏制中俄,还策划了乌克兰危机,挡住俄罗斯西扩的可能。但到了2023年,形势急转直下,趁美国和北约深陷俄乌冲突,中国突然出手,成功调停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完成了对伊斯兰世界的初步整合。俄乌方向,在西方国家的支援下,乌克兰暂时挡住了俄罗斯的攻势,但冲突远没有结束,普京始终没有放弃整合乌克兰的目标。中东方向,沙特和伊朗实现和解后,美国猛然发现,靠武力已无法清除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美国现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对于拜登来说,尽管党内初选的竞争颇为轻松,要想赢得本次大选,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一在于,作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在任总统,拜登的年龄和健康问题不仅被政治对手频频炒作,也在许多选民中引发关切。早间咨询公司的最新民调显示,拜登在内华达州等七个摇摆州的支持率落后于特朗普,多数受访者对拜登的年龄表示担忧。哈佛大学/哈里斯的民调还显示,在假设的总统选举对决中,特朗普的支持率领先拜登6个百分点。

拜登确实太老了,这也是事实。81岁的他现在已经太老了,如果他继续连任,那么他将年满86岁。最终,这可能不会影响选举结果-在2020年和2022年的选举中,美国选民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们认为特朗普式政治对美国民主、稳定和繁荣的威胁远大于拜登的年龄。但这并不能改变他年龄较大的现实。正如著名分析人最近所指出,拜登成为了这一代人不满情绪的出气筒,以及民间对美国老龄化问题持续存在的普遍不满的象征。

此外,在美国“参与”的冲突中,群众对拜登的行为也感到不满,首先是巴以冲突,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披露,自新一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为掩人耳目,想方设法绕开国会,经由“对外军售”渠道批准并向以色列提供了100多项军售,但迄今仅对外公布其中两项。《华盛顿邮报》报道,上述未公开军售显示,美国早已深度介入本轮冲突。拜登政府一方面公开指责以色列政府未能兑现“避免平民伤亡、允许更多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等承诺,一方面却向以色列提供了巨大火力。

随着以色列承受的国际舆论压力日益增大,美国此前一贯的“挺以”立场似有松动。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同内塔尼亚胡通电话时表示,在制定出一项可靠且可执行的计划以确保拉法平民获得安全保障和所需支持之前,以方不应推进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同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正在考虑对以色列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和国家安全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实施制裁。随后美国在一份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草案中提出“尽快在加沙实现临时停火”。

但是美国此番操作可能就是说说而已,以色列的侵略并没有停止,并且冲突已经导致外溢,自从胡塞武装开始声援加沙地带开始,红海就成为了西方和胡塞武装的主要博弈场地,世界各地通过红海的商船不得已只能和中国货轮进行组队,以此来规避来自胡塞武装的打击。但是这个场景在西方看来可是颜面尽失,再加上以色列在旁边的推动,美国在红海便展开了数次声势浩大的护航行动。但是结果很明显,和游击队的胡塞武装相比,美国在各方面的损失要远远高于胡塞武装。

这个时候美国还不忘甩锅,近日美国驻也门特使兰德金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美国需要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红海安全行动中,尤其是参与对也门胡塞武装的遏制行动,防止胡塞武装继续攻击红海过往商船,以避免全球商船航行继续受到影响。同时,他也强调,美国正在加强与中国沟通的力度,与中国展开高级别对话,以促进中国在红海问题上发挥更加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美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是过于天真和自我,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操纵各种民间组织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兴风作浪,所以他们才会想当然地认为其他国家也和他们一样操作,美国至今都没有意识到,是因为自己作恶太多,国运已经遭到了反噬。所以美国现在还试图是通过拉拢大国,用打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殊不知,它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只要美国还在偏袒以色列,还在持续干涉阿拉伯国家的内政,那么中东地区的反美斗争就永远不会停止。

据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官微,当前,新一轮大规模巴以冲突持续延宕,其外溢效应也在不断扩散。据报道,以黎边境地区冲突造成以色列北部地区多名外籍务工人员死伤。随着斋月、逾越节临近,当地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此,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再次特别提醒在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时刻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坚决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安全。

除了巴以冲突以外,俄乌冲突也是困扰拜登的一个难题,俄乌冲突爆发两年多来,美国不但没有劝和促谈,反而不断加码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一再为俄乌冲突火上浇油。近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白宫的一场会议上亲口承认,俄乌冲突对美国经济“利好”,因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给美国军工部门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上个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有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美国启动和扩大武器弹药生产线,并为美国40个州提供了就业支持。

但是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原来“俄乌冲突”以来,美国与欧洲诸国都拍着胸脯向泽连斯基保证,会给乌克兰强有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帮助他们打赢冲突。可时至今日,俄罗斯已经占据了乌克兰大片的领土,并刚刚攻占了极为重要的军事阵地顿涅茨克地区。在前线的乌军指挥官塔尔纳夫斯基表示,乌军与俄军的火力对比达到了1:10的差距。由此可见,欧美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陷入到了两难的局面,尽快从“俄乌冲突”中解套才是当务之急。

但是拜登并不想这样“轻易”的就让普京胜利,近日拜登在旧金山的一场筹款活动上对普京发表粗鲁言论。当被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问及拜登的粗鲁言论时,普京先是讽刺地笑了笑,咬了咬嘴唇,然后看了看地面。随后,普京面带微笑地说:“我们准备好与任何美国总统合作。但我相信,对我们来说,拜登是对俄罗斯而言最合适的(美国)总统,从他刚刚说的话来看,我认为这一点绝对是正确的”。

“俄乌冲突已演变为消耗战”。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国防项目主任斯塔西·佩蒂约翰指出,这场战事对欧美各国军队沿袭多年的理念构成了挑战。事实证明,西方提供的精确制导武器经常受到俄罗斯的电子干扰,乌克兰军方现在更愿意使用老式火炮和无人机的组合,用无人机提供目标信息以提升打击精度。对西方军事政策的规划者来说,无论结局如何,俄乌冲突都是个帮助修订军事政策的宝贵机会。

而特朗普在面对俄乌冲突的时候却表示,如果他2024年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将会很快的解决俄乌冲突,并且跟俄罗斯总统普京很好的“处理关系”。这不是特朗普发表第一次发表类似言论了,当前美国社会对于俄乌冲突的确有一种反战的情绪普遍存在。但问题是,是否能结束冲突,从来都不是美国人民或者是某一个政客能决定的事情,它是美国庞大的军工利益复合体跟美国政府之间的博弈。

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预测,如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他就可以结束俄乌冲突,西雅尔多认为,俄乌冲突“没有战场解决方案”。“战场只能造成伤亡和破坏,而不是解决办法,”他说道,“为了减少伤亡,减少死亡,减少破坏,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冲突。”他指出,目前存在的一种普遍观点是乌克兰无法战胜俄罗斯,并称“我们也知道,俄罗斯无法战胜整个西方”。所以问题是,为什么不尽早进行谈判。谈判越早开始,死亡人数就会越少”。

或许特朗普真的可以缓现在美国所遭受的冲突影响,毕竟在他的眼中“美国第一”才是最关键的。近日据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上周日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见了马斯克和一些富有的共和党捐助者。报道称这是一次私下交流,并强调特朗普和团队正在为大选紧急寻找政治献金。而马斯克净资产约2000亿美元,他如果决定支持特朗普,就有可能凭一己之力消除拜登及其盟友预计拥有的巨大资金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马斯克已经表示“不会给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候选人捐款”,这让特朗普此前的示好打了水漂。但是,即便这次见面时特朗普说动了马斯克支持自己,马斯克也不能直接向特朗普支付巨额款项,而只能付出小额捐款。这当然没有意义。当然,即使特朗普密会马斯克最终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特朗普也有其他金主。比如,势力强大的美国步枪协会已经承诺,将给支持特朗普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

但是话又说回来,美国大选无论最后谁获胜,中国也不会在其中讨到一点好处,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在众议院发表国情咨文演讲。综合美国“政治新闻网”及法新社最新消息,拜登在演讲接近尾声时开始对比中美经济,为拜登政府遏制中国的限制措施找说辞,还重申美国“希望与中国竞争而不是冲突”的老说法。在去年拜登同样声称“美国寻求与中国竞争而不是冲突”,中方当时回应称,反对以竞争定义整个中美关系,打着竞争的旗号对一国进行污蔑抹黑,限制别国的正当发展权利。

而且特朗普承诺,如果当选,将再次在关税上采取强硬措施。“我是关税的坚定信徒”,CNBC说,特朗普在采访中这样自我描述,他宣称,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政治角度来看,针对外国商品征收关税都对美国有利。特朗普声称,中国在钢铁方面“占了我们的便宜。他们正在摧毁我们的整个钢铁行业,而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钢铁行业从来没有做得很好……因为它已经被外国竞争生吞活剥了。”他还为此吹嘘,征收关税的措施实施后,“钢铁行业的每个人,看到我都哭了。他们会拥抱我”。

尽管拜登力图与特朗普区分开来,但在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两者并无本质区别。特朗普在任期内的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中美关系步入了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源自特朗普时期的一系列交锋,凸显了中美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对抗。而拜登时期的几次重大事件更是加速了中美关系的演化,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已经深刻,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对中美关系的挑战,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视中国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开始展开战略竞争。特朗普执政时期,他倡导“脱钩断链”,大举发动贸易战、科技战,以压制中国的发展。拜登上台后,更加强调了这一点,使得中美关系动荡不安,甚至让世界走向了“半球化”的对立趋势。即便如此,中美关系仍旧是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石,任何一方都还不能彻底断掉来往。我们也清楚,中美博弈不等于双方没有合作,也不等于双边关系毫无缓和余地。

如果是拜登连任,那么目前大部分政策预计会将延续,对俄罗斯、中东,包括亚太地区,拜登都会延续现有政策,顶多是做出微调,期待拜登做出大的调整,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是特朗普赢得选举,特朗普的政策更具跳跃性,目前拜登政府的大部分政策,几乎可以肯定会被特朗普废除掉,尤其是涉及援乌等国际事件的政策,肯定会产生颠覆性影响。其次,若某一党派不接受选举结果,可能重演“国会山事件”类似历史,导致美国国内政治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