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是“乙肝”、“肝硬化”、“肝癌”大国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肝脏健康,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2024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目前全球有2.9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5800万慢性丙肝感染者,每年约有110万人死于乙肝/丙肝感染的相关疾病。另外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也成为了发病率最高的肝病

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长期过量饮酒、慢性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等患者,若不治疗,也会发展为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所以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一、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呢?

引起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有: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肝淀粉样变、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等;药物或化学毒物等;寄生虫感染;循环障碍;不能明确病因的肝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肝硬化有哪些症状?

肝硬化随病情发展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1、代偿期

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恶心、上腹部隐痛、轻微腹泻等。

2、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 消瘦、乏力、精神萎靡、面色黧黑、夜盲、月经失调、肝掌、蜘蛛痣等。

门静脉高压: 常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脾功能亢进、肝癌等并发症。

四、如何避免肝硬化?

1、避免肝硬化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慢性肝病,只要存在可控制的病因,均应尽快开始病因治疗。

2、建议普通人群,特别是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囚犯等高危人群应规范接种乙肝疫苗,杜绝毒品,倡导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牙具、剃须刀、注射器及取血针等。

3、已明确诊断为慢性肝病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慢性肝病的病因,定期检查并规范治疗。

4、应对慢性肝病患者制定合理的长期随访及管理策略,及其对治疗方案调整、病情评估及预后作出判断,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5、明确病因的慢性肝病患者,确定存在纤维化时,除病因治疗外,应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尚无明确可用于临床的抗纤维化化学或生物学药物,而中医药在该领域有明确的优势。已有多种注册适应证为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上市,也有许多文献报道能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以及经验方,中医从整体观、辨证论治出发,患者远期预后有较好疗效。

供稿:脾胃病科 王莉

编辑:刘亚宁

一审:王宗明

二审:刘益玮

三审:王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