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学医低分学师范”是很多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原则,虽说眼下师范专业分数线大幅提升,但是高分数段的考生还是会优先选择学医。

当医生和当老师,在家长眼里都是社会地位高的稳定工作,尤其是当医生不光工资高、越来越吃香,还能帮全家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很多学生也是从小就羡慕穿白大褂的医生,努力学习希望自己也能拥有救死扶伤的能力,殊不知学医之路道阻且长。考上医学专业不容易,学医难毕业难,医学生想要成为一名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医生更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岁规培生在医院卫生间割颈自杀,官方介入,或与规培协议有关

医学界又传来噩耗,南宁一位麻醉科规培生被舍友发现在医院卫生间割颈自杀。据媒体报道,该学生今年27岁,是一名研三学生。家长闻讯赶到时,已经天人永隔。家人都觉得事发突然,平时性格乐观开朗,研二时考下了临床执业资格证,今年与当地三甲麻醉科签约,规培结束后就能直接入职,还有一位相恋7年感情稳定的女友,怎么就忍心撒手人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知情人士透露,是因为规培协议与医院产生矛盾,学生想规培期结束后换家医院工作,可目前规培的医院不同意,还拿规培结果要挟他。有类似遭遇的医学生不在少数,没想到这位同学选择了最极端的处理方式,实在令人惋惜。

正所谓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不光是表面上学制长、专业课科目多难度大等原因,只有真正的医学生才明白其中的苦楚。考上医学专业并不代表未来一定能从事临床工作,医学专业成材率很低,每届学生中几乎有60%学生都会被淘汰出局,根本没法留在临床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医学生们最头疼的就是规培期,但这是成为真正医生的必经之路,堪称黎明前的黑暗,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挺过去,否则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规培生的压力不比带教医生小,不光是工作强度大,下班还要学习,处处受协议限制,常常让规培生感觉茫然无助。

当地卫健委已经介入调查,涉事医院只回应说网传消息不属实,却又没有明说具体哪里不真实便拒绝回应。目前只能等官方公布调查结果,不过对于医学生而言对故事情节的走向,可能并不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培协议屡酿惨剧,医学生现状发人深省

近些年关于规培生的噩耗屡见报端,有的是因为不堪压力放弃年轻生命的,还有因为体力不支而累倒在规培岗位上的。还有无数规培生虽说没有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已经被规培生活折磨得如同行尸走肉。

有医学背景的,或者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的医学生,或许还能顺利撑过这段黑暗的岁月。对于那些经济压力比较大的穷苦家庭出身的学生,难度可想而知。规培生和正式医生做着同样工作,收入却只是别人的零头,待遇方面的不公,还要替人背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永远安排给规培生。湖北也有一位规培生,在接受了33个月的规培后,选择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已经推行了十余年的规培制度,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在多年的执行过程中已经变味。

规培制度起源于发达国家,本意是为了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将过去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过当下规培医院对规培生的漠视,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否则类似的悲剧还会再次发生,或者将更多医学人才推向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培生不是廉价劳动力,更不能用规培制度限制他们的发展

引进规培制度之初,计划每位规培生每年的培养成本为10万,其中3万给规培基地,7万留给规培生作为规培期间的生活补贴。可惜政策已经实施十余年,规培的费用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资金补助每位规培生每年只有3万的预算,还要分一些给规培机构,难怪规培生觉得自己成了廉价劳动力。

除了规培预算减少,各类补贴和福利也没有规培生的份,工作任务却要承担很多。而且因为规培的身份,经常受到患者质疑,受了很多委屈无处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此时,规培医院还用各种制度限制他们的发展,无疑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说医务工作者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规培期间的抗压测试也是培训的一部分,但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规培已经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及时改善规培生的待遇,慎重学医方为良策。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规培生的处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