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晚会中,一众人们日常食物遭到“打假”,让人不禁直呼“怎么个个都想要我这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如何保持长寿”这个亘古不变的热议话题,徘徊在人们的脑中久久不散。

针对这个问题,一项针对于千名以上的百岁老人的研究调查,或许能给出答案……

人们追求长寿

在古代社会中,帝王权力至高无上,却还是败给了“无法长寿”这一项。

即便是秦始皇与汉武帝这样的千古一帝,更是在生前不断地服食丹药,哪怕不能长生不死,也要多活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其他在权力和身份上位高权重的人,也是极度向往长寿。

也因此,围绕此的研究,从未休止过。

比如,在战国和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山海经》,其中记录了一种“不死树”,还写道“人类吃了它的叶子和果实,就可以实现长生不老”

《黄帝内经》中也提及长寿,将“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统称为长寿的人,称“能否长寿主要在于人们是否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故曰: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

简单来说“一个人能否长寿,取决于合理的饮食结构与饮食方法”。

除此之外,在古今中外活得时间最长的名医孙思邈,因114岁而得以“长寿”之名,最后更是无疾而终。

因此,他对长寿的研究,一直令后代们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思邈提出:真正的长生不老是增加人的生命,延年益寿才是长生,无疾而终才是不老。

据史料记载,他花了九年时间终于找到“延年益寿”的方子,命名为“百寿方”,却因为隋炀帝的暴政而不得不销毁,临终前,将百寿疗法记在了《千金翼方》中。

如今,虽然这个方子已经被医学爱好者复原,只能说有针对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可以供现代医学借鉴,但要说如何长寿,还有待进一步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古人无论是对于长寿的向往,还是对长寿的研究,都进行了各种尝试。

而如今,随着医疗科学的发达,人们对长寿的向往,可谓是有过之而不及。

现代医学研究

2022年中旬,我国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中国现阶段人均寿命是77.93岁。

不过,有一个村子倒是特别,就是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巴马长寿村”,也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2018年的报道,当地村民们的平均年龄都在102岁左右,且有130位百岁老人,最长寿的一位是1355岁。

这着实再度激起世人探索长寿的积极性。

当时得出一个结论,主要与广西巴马的地理环境有关,比如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很高,这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和“长寿素”,还有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以及土壤、阳光,甚至提及到了地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具有特殊性,不能用于一般人的长寿条件。

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后,江苏南通市被发现共有1236名以上的百岁老人,被冠以“长寿之乡”的美名。

与此同时,针对这个地方为何有这么多长寿老人的研究,也拉开了序幕。

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长寿老人每天吃2~3种食物,六成以上的人经常吃肉蛋鱼,一半以上的人经常吃水果,一成以上的人吃咸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食物上,还有三个结论,令人惊叹。

在调查中发现中有近八成以上的百岁老人从不发脾气。他们说:“无论大小事,只要能看开,就影响不了自己。”

这就是心态好。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情,自然也就是吃得香睡得着,万一还是因此不慎得病,也依旧要平心静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不少患者,往往不是被病情打败,而是因为情绪,也因此,其被称为“健康的第一杀手”。

有句俗语“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生气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乳腺疾病和妇科疾病等,总而言之,没有一个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结论在调查的1144位百岁老人中,有877人不吸烟不喝酒、有123人过去吸烟或喝酒,但已经戒掉、有141人一直吸烟或吸烟。

可以看出,要想保持长寿,还是要少吸烟少喝酒,当然,完全禁止更好。

可以理解,随着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难免有吸烟、喝酒的习惯,但是,权衡利弊之下,也要考虑自己的生命,若命都没了,再多对未来的盘算也一定会落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戒烟戒酒就是为自己考虑。

第三个结论是“有98.85%以上的百岁老人从不感觉孤独”,有的是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有的靠其他家庭供养,仅有少数的人生活在福利机构。

可以说,他们都是有人陪伴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因孤独而形成的心理上受伤害或者物理上的疾病。

这三个关于长寿的结论,也在美国对于长寿老人的研究中有所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7月,美国营养学会分别对719147名、年龄为40-99岁的参与者进行调研,发现了8个健康方式。

坚持运动、少喝酒、不吸烟、情绪健康、饮食健康、规律睡眠、不滥用药物与积极社交。

这些外界条件,如果做得好,肯定会比做的不好的人,对自身健康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大。

除此之外,也有人表示“是否长寿在基因中已经确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曾有机构做过研究,并刊登结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里面涉及了57933名冰岛人的基因数据,称每25个冰岛人当中就有1人携带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报告上的一种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基因突变,造成短寿。

目前,这项研究正在扩大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有怎样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性与愉快的心情,总比不规律的好。

或许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也要尽全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实现人生价值,尽情享受每一个人生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