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但能够容纳的品牌,尤其是在消费电子和汽车这样的大宗商品里,最多只能容纳几个品牌。

过去智能手机是这样,现在轮到了新能源汽车。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增长逐步放缓,和过去的光伏产业类似,依靠大力扶持和补贴的确能够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放缓,产能过剩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年能够生产汽车超过3000万辆,已经是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第一,当然汽车销量也在去年突破了3000万辆。

汽车是个非常考验供应链的产业,也更符合规模效应,即产能越大、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高;而在可见的未来,我国汽车产能恐怕还会持续增长,但背后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还能够保持每年卖出3000万辆汽车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国内对汽车需求的逐步放缓,国产汽车品牌也开始将目光对准欧美,这是一个抢占国外市场份额还能够消耗其过剩产能的好事情。

但对我们来说,要想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全球市场来看,过去美国是生产汽车的大国,随后交棒给韩国和日本,再然后是我们,汽车产业在我国正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我们此刻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同期的美国、日本韩国相比,今时不同往日。

在没有打破关税壁垒之前,我们的汽车要想远销欧美市场,目前来看还尚未可知,于是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成为国产汽车品牌发力的主战场。

这其中,电动汽车被寄予厚望。

2023年,我国本土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到了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其中,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生产了190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了特斯拉的140万辆。

但增长是有尽头的。

随着补贴减少和消费者开支削减,电动车市场增长也开始放缓;2023年初,电动汽车购车补贴被取消,导致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速从上一年的74%急剧下降至21%。

这个增速,已经落后于同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速的47%和欧洲的37%。

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扶持补贴,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产业政策;从2023年的电动汽车增速大幅放缓,我们也已经能够看到产业政策对于市场需求,尤其是对消费者汽车类型偏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会带来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误导企业做出错误的市场决策,误把产业政策倾斜下的市场高速增长,看作是市场机会。

以小米为例,在小米宣布造车到今年小米汽车尚未公开上市售卖,但2023年的电动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速从74%锐减至21%,这说明增长的放缓已经让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空间变得更为狭窄。

这必然会带来一个竞争更激烈的市场,价格厮杀到被市场淘汰,会导致一个原本没那么拥挤的行业,因为错误地预估了“市场热情”,导致竞争者众多。

第二个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产业政策下的扶持和补贴无形之中拉动消费者的热情,但这种补贴一定会有尽头,当补贴消失、消费者热情褪去,企业规划好的产能、已经铺开的工厂和生产线,都会被市场热情减退,打的戳手不及。

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一件商品的价格和需求呈正相关,价格越低,市场需求就越高;而产业政策,其实就是人为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此时市场反映出来的需求,未必是真的“市场需求”。

在这种错误需求的误导下,企业可能会错配资源,从而做出错误的商业决策,并最终承担风险。

在错误市场决策和产能过剩两个大的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厂商还会直面第三个问题:淘汰赛加速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纵观其他行业的发展史,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速度超过今天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以智能手机为例,作为迭代传统功能机的时代,小米发布的第一款智能手机是在2011年,由此开启了我国智能手机的三千元甚至是两千元时代,价格打下来,是智能手机普及的第一步。

但这个过程是纯纯的市场行为,因此我们看到从2011年开始,在随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智能手机不断更新迭代,从价格战到高端化,用了七八年时间。

但新能源汽车呢?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快。

从雷军宣布造车开始,小米说要在未来投入一千亿研发新能源汽车,彼时的小米作为国内智能手机的头部,这家公司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研判肯定是:此时入局不算晚,否则不会冒如此巨大的风险。

但从宣布造车到造出第一辆车,小米差不多只用了三年时间,这个时间的确算快了,如果以一个正常的市场来看,但新能源汽车市场,显然不那么“正常”。

从造车新势力到小米尚未入局,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这背后其实就是产业政策下的扶持和补贴,加剧了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催生了一批众多的新玩家加入,连带着还催生了过早乃至过多的市场需求。

换句话说,加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本质上是以透支需求为前提条件的。

现在,随着市场需求不断稀释,增长放缓下的压力已经给到了新能源汽车厂商,于是淘汰赛提前到来。

小米可能是最惨的汽车制造商,没有之一。说它惨不是产品或者研发的问题,仅仅只是入局的时机,太不完美了。

我相信,这是小米自己也始料未及的,雷军没有料到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远超他做手机的经验,雷总可能也低估了产业政策对该行业的“透支影响”。

毕竟过去的那个冬天,很多人都体会到了新能源汽车并非是一个那么好的替代品,至少在眼下来看是这样。

有的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打不了火,亦或是排队在高速公路上充电困难等等,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今天存在的一些硬性约束,但补贴和扶持,也的确助长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当潮水过去,卖的最好的反而是插电混动的比亚迪

吃一堑长一智的不仅仅有消费者,还有汽车厂商。

产能过剩的危机也让淘汰赛来的更快了,根据前美国代理副贸易代表温迪·卡特勒的观点:我国未来每年汽车需求大约在2600万辆,在满足国内需求后,未来车企还有大约1000万辆的产能需要消化。

市场调研机构伯恩斯坦也预估,截止2023年12月,仅比亚迪一家在国内新增的产能就达到400万辆,比2023年比亚迪去年的销量多出100万辆。该机构还预测,在2023年至2025年间,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将新增500万辆产能,其中大多数为电动汽车。

新增的产能应该卖给谁?这是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的情况下,我国日益增长的中产群体应该能够很好消化掉这些产能,但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人们对消费的理性,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量,未来很难有巨大的空间。

而汽车厂商的头部效应也愈发明显,规模产能越大,类似于比亚迪这种传统汽车厂商,在降价上往往也有更多空间,而对那些造车新势力来说,考验他们的不仅仅有现金流压力,还有降价的空间。

价格是不能决定一切,但在一个消费者对价格愈发敏感的周期里,那些降价空间越大的汽车品牌,往往更容易依靠规模效应,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