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官,辛苦你们跑一趟了!但我们老板人在浙江,始终不愿意露面。”启东合作镇某葡萄园里,管理员魏某某对启东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张红丽说道。

“去年葡萄收成虽然好,但是卖不上价钱!葡萄园老板亏了钱,现在还欠着65名老人去年六月的工资呢,好多老人都快80岁了,为了讨薪跑了好多地方,吃了不少苦头!”一旁的镇讨薪办主任郭云伟见状也向张红丽庭长介绍葡萄园的经营状况。

原来,今年2月,启东法院立案窗口收到了一起群体性讨薪案件,65名原告均是7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在葡萄园里劳作,老板却迟迟不肯支付工资,案涉金额达18万余元。接收案件后,启东法院立刻向四名被告送达了诉前调解通知书,并在电话中与当事人一一商讨调解方案。然而,四名被告对工资款谁来承担却各执一词、相互推脱,口头表示等他们商量好会付款的。但到了诉前调解的那天,四名被告都没有出现,案件陷入了僵局。

“张庭长,这些钱是我们顶着高温,在葡萄大棚里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一小时才10块钱,他们一直说会给,但没有一个人付这个工钱,我们农民上哪里说理去!”调解室里,诉讼代表老浦含泪向张红丽庭长诉说着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浦,我十分理解大家,这是工作的辛苦钱,请相信我们法院,一定尽力帮大家解决!”那天过后,张红丽庭长与镇政府、讨薪办、司法所、村委会、原告方法律援助律师多次沟通交流,积极查找被告下落,督促被告参与调解,并通过电话向被告方释明欠薪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终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最终决定采用“实地调查+融和法庭调解”的模式,将调解搬到合作镇融和法庭,让村民就地解决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官,你也看到了,去年葡萄园亏损严重,今年的葡萄刚发芽!给我们一点时间,等8月份葡萄卖了,我们就付工资!”在线调解的视频里,葡萄园老板向法官提出解决方案。可话音刚落,诉讼代表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认为时间太长的,也有害怕老板又说话不算数的……

面对当事人的质疑和不解,张红丽庭长立即安抚大家,耐心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告知大家被告方经济上确有难处,葡萄园丰收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让大家了解法院采用的“江苏微解纷”平台在线调解,全程录音录像,制作专门的调解笔录,经当事人在线签字具有法律效力,后续也将由法院出具司法确认文书,如果逾期未付款,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大家的合法权益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张庭长,那就定这个方案吧,我们相信法院!”最终,65名老人与葡萄园老板在线达成了展期还款的方案,一起群体性纠纷化解在萌芽。

如今,启东法院已在全市16个镇区(街道)建成18家融和法庭,推动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向基层延伸,为基层调解提供专业支撑和“家门口式”诉讼服务,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接下来,启东法院将以高质量的司法实践赋予融和法庭更多内涵,力争在家门口为群众化解“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字:立案庭 凌斐颖

▌责编:综合办公室 徐越

▌审核:季洪涛

▌终审: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