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炮7”号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盟T-13”号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男女混合的太空机组 1982年 萨维茨卡娅(中)1984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

1986年,苏联的“礼炮7”号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检测车间里,苏联技术人员检测装配线上的“和平号”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齐基姆(右)和弗·索洛维约夫

1986年3月13日,苏联载人宇宙飞船“联盟T-15”号在拜科努尔航天站发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7月16日,苏联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和记者见面。他们在太空工作了125天,为建立新的永久性载人和货运空间站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的“量子”号天体物理实验室与“和平”号轨道站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曼年科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调整宇航服

1987年4月12日凌晨,苏联宇航员罗曼年科和拉维金离开船舱到宇宙空间,成功地进行了“量子”号天体物理实验室与“和平”号轨道站的合体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29日返回地面的宇航员罗曼年科,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停留326天

1987年12月21日,苏联宇航员(从左到右)阿纳托利·列夫钦科、弗拉基米尔·季托夫和穆萨·马纳罗夫在乘宇宙飞船“联盟TM-4”号升空,将进入地球轨道上的苏联“和平”号轨道科学站,接替在那里工作的宇航员罗曼年科和亚历山德罗夫。罗曼年科已在太空连续飞行317天,创下新的世纪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11月26日,载有苏法两国宇航员的苏联“联盟MT-7号”宇宙飞船在中亚地区发射升空,它将在太空同苏联“和平号”轨道站实行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和平”号轨道联合体上飞行的苏联宇航员季托夫(左)和马纳罗夫到1988年11月12日为止,超过了罗曼年科创造的太空飞行326天的纪录。两名宇航员于88年12月21日返回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4月27日,在苏联“和平号”太空实验站上完成任务后的3位苏联宇航员,在苏联杰兹卡兹东北140公里处安全返回地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宇摄

27岁的莎尔曼1991年5月18日同两名苏联宇航员乘苏联联盟TM-12飞船升空,在和平号轨道站上工作了8天后安全返回地面。是英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2月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赶上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按最初计划的距离实现了美俄两国航天飞行器械的历史性会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3月16日,俄罗斯“联盟TM-21”号宇宙飞船与“和平”号轨道站成功地完成对接。两名俄宇航员和一名美宇航员按计划接替“和平”号轨道站上的两名工作人员,将工作95昼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7岁的孔达科娃是世界上在宇宙中滞留时间最长的女宇航员。她于1994年10月4日乘联盟TM-20宇宙飞船和两名宇航员一起到达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169天后于3月22日返回地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方机长罗伯特·吉布森(下)在通道开启后与俄方“和平”空间站站长握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站对接5天后于7月4日分离

1995年6月29日,经过41个小时的太空追逐,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开始对接,历时2小时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上)与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下)成功地完成了第三次空中对接。3月27日,美国女宇航员琳达·戈德温和迈克·克利夫德在航天飞机与轨道空间站外进行了约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这是美国人首次在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外进行太空行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5月20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航天飞机的工作舱内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电视采访。“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24日携带一名美国宇航员和他的太空试验仪器及“和平”号空间站上受损的氧气发生器返回地球。(第六次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号轨道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宇航员杰里·利嫩格介绍“和平”号受损的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对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部分进行了近距离拍摄

1997年6月25日,一艘货运飞船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进行对接时发生轻微碰撞,致使“和平”号上一个太空舱被迫关闭,部分氧气泄露,动力系统也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斯科控制中心就维修计划进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封小舱中的宇航员环绕“和平号”空间站飞行45分钟,检查受碰撞而造成的操作,并着手开始修复工作

1997年7月18日,俄罗斯宇航局官员推迟了原定于当天对“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一项关键的维修计划,以保证现已不胜重负的俄宇航员稍事休整,将这项复杂的维修工作留给下一组宇航员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宇航员修复损坏的“和平号”空间站

1997年10月20日,两名俄罗斯宇航员进行一次耗时6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接通了两根电缆,使“和平”号空间站上的供电增加了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11月26日,美国宇航员大卫·沃尔夫(中)手持感恩节晚餐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与两位俄罗斯同事一起,向地面遥视感恩节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1月29日19时33分,“联盟-TM27”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启程。图为法国宇航员埃伊阿尔茨(左一)登机前透过玻璃墙与妻子道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6月2日下午,“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发射升空。“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于4日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做第9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接。【11月,新国际空间站组件开始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1月26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宇航员与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聚集在“和平号”空间站舱内合影。8月28日,随着空间站三位宇航员返回地球,“和平”号从此结束载人飞行。【2000年4其实还发射了一次载人火箭。10月首批宇航员入驻新国际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逾古稀的“能源-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总设计师拉金斯基(左二)前来助阵

1999年10月7日,保留“和平”号人民募捐基金会在莫斯科举行筹款活动,为“和平”号空间站继续运行筹集资金。如明年3月底前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平”号届时将坠落太平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号”控制厅 2001年3月 王长山摄

“和平”号轨道空间站自1986年2月升空已在太空飞行了15年,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06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工作过,完成了数千项科学试验,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长山摄

负责指挥“和平”号空间站坠毁的俄罗斯跨部门委员会20日决定,将于23日坠毁“和平”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观看电脑模拟的“和平”号坠毁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在地球仪上向来宾指点坠毁区域

3月23日,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宣布,“和平”号空间站所有残片已于莫斯科时间当日9时0分12秒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长山摄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成功坠入指定海域后,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变,今后将着力为国际空间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