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例接踵而至,前有“邯郸3名初中生杀人案”,后有“13岁男生猥亵女童”,这两起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犯罪者未成年,也因此两次案件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社会的讨论都集中在同一个点:未成年人犯罪究竟要不要负刑事责任?

按照如今的法律规定来说,犯故意杀人、性侵等八大罪,只有在年满14周岁时,才需承担刑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两起案例的所有犯罪者均在14岁以下,女童性侵案警方已经表明不予立案,而另外一起则正在处理中。

也正是如此,社会大众都在思考犯罪与年龄限制之间的关系。

纵然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将刑法负责年龄限定在一个范围里,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关怀,但是一旦在这个年龄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应该如何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开头的两起事件犯罪者一样,因为年龄而放过他们?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他们的犯罪行为已然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做下的事情都负不了责,那他们还有什么用?

对于什么要考虑他们的年龄和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是否能够完全承担刑事责任的考虑,更该考虑的是受害者,毕竟,鲜活的生命已经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刑法放得过,仁义道德上呢?就像网友所说的那样,年纪小并不是犯罪的保护伞,有些品性,从小就看的出来。

先前并不是没有因为未成年犯罪而放过的个例,可结果呢?是又再一次犯罪。

既有前车之鉴,为什么还要袒护会犯罪的所谓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