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论到野菜时,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万物复苏的春天;而在提及野果时,大众普遍倾向于将其与硕果累累的秋季联系起来,形成了“春华秋实”的固有观念。然而,在这个野菜繁茂的春季时节,同样有一批野果悄然生长并逐渐进入收获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茅莓、桑葚以及山莓等浆果类野果,它们自三月起便开始按序次第成熟,成为了不少农村孩子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野外觅食清单。在即将到来的4月,正是一年之中山莓这种长树上的草莓大量成熟的黄金时期,这种野果以其独特的酸甜口感备受喜爱,不知您是否品尝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山莓成熟季翩然而至,我便热衷于奔向山林,这无疑是童年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与伙伴们一同踏入山间,共享这份自然的乐趣,而携手采摘山莓的经历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既满足了味蕾,又增添了无尽的游戏趣味。

山莓,学名属于悬钩子属植物,植株遍布尖刺,常见于山坡朝阳的一面,尤其在地势较低缓的山坡中茂盛生长。因此,在我们童年的集体采野果之旅中,尽管大人们会反复叮咛必须结伴同行、共同归家,但他们对我们深入山林的行为并不太忧虑。

山莓拥有多样化的别名,诸如三月泡、山抛子、山泡等,均指向这一种美味果实。回忆起采摘时光,我们总是边采边品尝,直至饱腹,然后再用帽子装满带回一部分给家人。

曾闻村里的长辈提及,山莓晒干后可用来泡制美酒,但在那些家中有小孩的家庭,这样的尝试往往难以实现,因为刚摘下的山莓往往被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吃光,根本存留不下。相比之下,另一种野果——桑葚的数量更为丰富,故而桑葚酒在那时颇为常见,成为了乡间佳酿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山莓仅是山间寻常野果,未曾料想它竟会在城市的水果商铺中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此刻它已更名换姓,摇身变为“树莓”,这个名字听起来颇显高端大气。尽管树莓相较于野生山莓,果实尺寸略胜一筹,但两者在外形上近乎一致,对于那些自小便将山莓视为天然零嘴的乡村孩子而言,两者最直观的不同之处就是大小不一而已。

进一步探究后得知,原来市面上所谓的树莓,实则是经过精心培育改良后的山莓品种。如今,树莓已然跻身为一种新兴名贵水果之列,在城市市场上的售价不菲,区区百来克的一小盒便可售至数十元,换算下来,每斤的价格甚至可达到上百元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树莓在国外的种植业已相当发达,不仅被广泛地作为鲜食水果消费,还常被加工成果酱等产品。相比之下,在我国,树莓的规模化种植与开发利用则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现象,并且在本土栽培中,树莓有时更被视为具有药用价值的覆盆子进行种植,尤其在作为水果这一角色上,其发展步伐相对较晚。

从味觉体验来看,树莓融合了酸甜两种滋味,整体口感十分讨喜。此外,树莓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加之其色泽诱人、外形美观,无疑具备较高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它拥有独特的魅力,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较高的采摘与运输成本,加之树莓作为浆果类水果,其娇嫩易腐的特性相较于草莓更为突出,这就导致在保鲜技术和相关投入上需付出较大代价,这也是限制其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针对树莓的特性,业界已研发出冻干树莓产品,有效克服了其保存难题,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认可度。然而,考虑到消费者普遍对新鲜水果的偏好,特别是参照草莓、蓝莓等浆果产业的成功经验,将树莓种植园转型为采摘体验式的经营模式或许能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效益。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曾在童年品尝过那酸甜可口的山莓呢?对于树莓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你们有何见解或期待?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