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25度、打开车窗、播放周杰伦的歌……”,你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动口不动手的用车方式?自从特斯拉的极简风吹进国内,大屏幕开始引领人机交互的设计风潮,迅速得到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新生代们,对这些设计都趋之若鹜,于是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争相效仿,随着而来的是实体按键逐渐消失,车机屏幕越做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车企把车内的控制功能都尽可能集成在车机系统里,有的保留了空调实体按键,有的甚至完全取消按键,在这方面做得最极致的还是是特斯拉,甚至连换挡都要用屏幕触控来完成,但是这样就真的好用吗?

笔者最近和朋友聊车,发现老司机大都倾向保留实体按键,至少应该是保留常用的基础功能的实体按键,一是按键给人的反馈更直接,另外在语音交互和智能驾驶功能发展还不够完善的当下,毫无反馈感的触控屏的安全性和效率并不高。

明明伸手就可以实现的盲操,换到触控屏上,必须在屏幕上找到对应选项,手指滑动才能开启或者关闭。如果车辆是在行驶中,一定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如果一些涉及安全的功能也集成在触控屏上,一旦死机屏幕黑屏,将无法操作,这无疑也是相当危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交通运输研究实验室曾经针对触控屏测试。结果显示触摸屏对驾驶者的影响甚至比驾驶时玩手机更严重。驾驶者在使用触摸屏完成某些操作时,所做出的反应时间更长。有意思的是,传统车企在方向盘上安装多功能按键,就是为了让驾驶者操作常用功能时,手不离盘,眼不离路,都用屏幕控制,不是倒行逆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取消实体按键,是科技的进步,其实真的是想多了。真实情况是按键的成本比触控屏要高的多。一个按键或者一个旋钮,造价低的要几元,高的可达数十元,按单车20个算,成本能省数百元,累计10万辆就是3000万。能节约这么多钱,对于还在亏钱新势力们来说,可是不小的诱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来实现,而且不受车机系统死机的影响,听起来也还不错。但很显然,目前还做不到,因为只要有电脑系统的存在,死机也无法完全避免。而且脑部下画面,在接送客户的时候,对着屏幕一通喊,尴尬不尴尬?看到这里,社恐人士应该有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要表扬下传统的车企,像大众、马自达、本田、奔驰、宝马等品牌,都保留了部分实体按键,同时也在语音控制方面提升用户体验,给消费者选择的空间,尊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这才是车企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欧洲率先从行业标准规定必须回归实体按键,看上去好像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但触控屏也好,实体按键也罢,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基于安全性做出的全面的考虑。毕竟,汽车首先是承载安全使命的交通工具,而不是追新求异的数码大玩具。

在这里提醒那些大屏使用近乎泛滥的新势力们,是不是也应该降降温了。你是支持保留实体按键还是希望将大屏幕一触到底呢?来评论区,我们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