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司徒王允,他巧设连环计,利用吕布除掉了董卓。之后,王允虽然被董卓的部将害死,但仍有后裔存在,他的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显赫,即太原王氏。到了南北朝后期,王允的一位后裔十分厉害,生擒了南陈名将吴明彻,备受北周武帝的信任。然而,此人最终却被赐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武帝亲信

此人名叫王轨,小名沙门,据史书的记载是“汉司徒允之后”。太原王氏是当时著名的豪门大族,因世代为北魏效力,被赐姓乌丸氏。王轨的父亲名叫王光,“有将帅才略”,为西魏权臣宇文泰效力,官至骠骑大将军、平原县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轨“性质直,慷慨有远量”,遇事时刚正不阿,别人都不敢惹他。

王轨的第一个官职就是侍奉还是辅城公的宇文邕,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宇文邕继承皇位后,王轨不断得到提拔,先是担任前侍下士,不久转任左侍上士,“累迁内史上士、内史下大夫,加授仪同三司”,成为北周武帝的心腹。在密谋除掉权臣宇文护时,王轨作为亲信,参与了此事的谋划,并在之后得到了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生擒名将

北周武帝亲政后,不断发动对北齐的战争,作为皇帝的心腹,王轨也参与其中,并且表现十分出色。在围攻晋州时,王轨率众登城,“擒其城主特进、海昌王尉相贵,俘甲士八千人”。在灭掉北齐后,王轨因战功被封为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邑三千户”。就在北齐灭亡之际,南陈也趁机北上,围攻军事重镇吕梁。

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因交战不利,退守州城。南陈名将吴明彻通过堵塞清水筑起堤坝,想用来灌城,同时在城下摆列船舰,随时准备攻城。北周武帝闻讯,立即派王轨率军救援。王轨切断了吴明彻的归路。吴明彻闻讯后,立即率军乘船撤退,但因水势衰减,未能逃离,遭到了北周军队的围攻。结果,包括吴明彻在内三万陈军,都被王轨俘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无罪被杀

北周武帝非常高兴,加封王轨为柱国,“仍拜徐州总管、七州十五镇诸军事”。然而,在北周武帝死后,王轨却对亲人们说:“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到了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派内史杜虔信前往徐州去诛杀王轨。虽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再三劝谏,但北周宣帝依然无动于衷,结果王轨被赐死。那么,北周宣帝为何要赐死父皇的心腹呢?

原来,王轨得罪过北周宣帝!北周武帝在位时期,还是太子的宇文赟奉命征讨吐谷浑,但实际上的主帅是王轨。北周宣帝“在军中,颇有失德”,他的亲信郑译、王端也参与其中。之后,王轨将这些事禀告给了北周武帝,结果“乃挞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王轨认为宣帝无帝王之才,曾经劝说武帝易储,这些事为王轨之死埋下了祸根。

参考资料:1.《周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