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为数以万计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了生存的机会。然而,肾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血管通路管理。血管通路是肾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管通路的种类、特点、选择与适应证,以及建立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血管通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血管通路的种类与特点

  1. 临时血管通路。

(1)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常用的临时血管通路,它通过插入颈静脉或股静脉,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建立等优点,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直接穿刺动脉:直接穿刺动脉是一种直接从动脉穿刺引入透析管路的临时血管通路。这种通路适用于短期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因其对血管破坏性大,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2.长期血管通路。

(1)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形成的长期血管通路。它通常在手臂上进行手术,使得动脉血液流经静脉,从而建立起一个可用于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具有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建立手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能。

(2)人工血管植入:人工血管植入是一种使用人造血管植入体内建立的长期血管通路。这种人造血管可以连接动脉和静脉,从而形成一个可用于长期透析的通路。人工血管植入适用于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但使用时间相对较短,且易发生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

(3)长期中心静脉导管: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插入颈静脉或股静脉的长期血管通路。这种导管可长期留置在体内,适用于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但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易发生感染、血栓形成、中心静脉狭窄等并发症,需要严格管理。

二、血管通路的选择与适应证

(1)临时血管通路:适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短期透析治疗以及无法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

(2)动静脉内瘘:适用于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尤其是有足够可用血管的患者。

(3)人工血管植入:适用于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如四肢血管条件差、多次手术失败等患者。

(4)长期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需要长期透析治疗且无法建立其他类型血管通路的特殊患者,如儿童、孕妇等。

三、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

1.血管通路的建立。

(1)评估患者:在建立血管通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血管条件等。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合适的血管通路类型和手术方案。

(2)手术准备:根据手术方案,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食、备皮等。同时,医生需要准备手术器械和药物等。

(3)手术过程:根据手术方案,医生进行血管通路的建立手术。其中,动静脉内瘘是最常见的血管通路之一,其建立过程包括切开皮肤、分离动静脉、缝合血管等步骤。其他类型的血管通路如中心静脉导管和人工血管植入也有相应的手术步骤。

(4)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如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和锻炼,以促进血管通路的成熟和正常使用。

2.血管通路的维护。

(1)定期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管通路的检查,包括内瘘通畅度、血流情况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2)抗凝治疗:对于人工血管植入或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等血管通路,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等并发症。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抗凝药物的使用和管理。

(3)日常护理:患者需要做好血管通路的日常护理,如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压迫或扭曲血管通路等。同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通路的正常使用。

(4)及时处理并发症:在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等。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牙秋艳/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 胡丽丽

加入“姜大夫答疑”读者群

分享交流专业、有趣的健康知识

●儿童做放射检查有辐射吗?

●血透患者不宜喝热水

●儿童做放射检查有辐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