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绽放桃李意,同心掬得满庭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好景君须记,正是杏坛荷锄时。为帮助一线教师提升解决课程改革中关键问题的能力,推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研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实践问题,2024年3月7-8日,浙江省高中语文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研训活动在浙江省江山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承办,浙江省江山中学协办。来自全省各地约350名老师参加了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书记、主任徐雪斌,江山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彬华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讲话,对活动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对与会专家、老师表示热烈欢迎。江山中学校长夏飞华介绍了学校概况并致欢迎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百花呈彩 同侪明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月7日,来自6所学校的语文教师,给与会老师带来了高考复习观摩课。他们或依托教材,或解析真题,教学内容详实,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课堂呈现生动精彩,为高考复习备考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引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市嵊州市教研室李丽老师执教《明文本脉络,析考题要点》一课,针对信息类文本应考要点进行突破。李老师从高考考情、阅卷者评分出发,结合学情调查,引导学生发现信息类文本考查特点、答题思维漏洞等;还通过教材《说“木叶”》等课文的文本脉络梳理,指导学生构建一套阅读符号系统;最后通过比对答案,明确了审清考题要点的思维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的何为老师,以“一起来命题:从一篇走向一类——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为课题,带领学生转变角色,做一回命题人、评题人,引导学生紧扣文体特征,读出文章特色,从而明确文章考点。他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即思考过程,阅读时要有强烈的代入感,勾圈点画随手旁注,最忌讳“瞟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堂《循梳理脉络,实现精准概括》文言文简答题复习课,由来自宁波慈溪市杨贤江中学的俞峰老师执教。俞老师在回顾真题、梳理命题规律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梳理材料脉络的思维路径;并要求学生理清题干层次,落实依照层次解决问题的答题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精当概括、精准答题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三堂课后,杭州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应建老师进行评课指导。应老师以“以评促前,以学促思”为主旨,与在场的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复习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她指出,上午三堂课均做到了依托课标、衔接教材、关注学情,创设了文本深度阅读的真实情境,形成了有序层递的学习任务链,学习评价有针对性、进阶性和自主性,都是出色有效的高三复习课。应老师的评课既有理论层面的引领,又有实践层面的指导,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给与会老师带来启发、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海市回浦中学的朱林鹏老师执教古诗鉴赏专题课《读懂诗家语,方识题中味》,关注古诗词句中“语序变换”现象。课堂上,朱老师要求同学们联系课本,找出语序有变化的相关诗句,对诗句的语序变化原因进行探究;并进行迁移运用,帮助同学们用调换语序的方法更准确地读懂诗歌内容,总结出了做好诗歌鉴赏题的实用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的郑军亮老师以“寻核接榫,顺利成章”为题,针对语用题中典型的“填空衔接”题展开教学。郑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做题经验,总结出语句补写题的设题规律;接着请学生转换身份,在完整语段中挖空设题,由此得出语句补写题的重要考点;最后学以致用,完成相关练习。课堂环节层层递进,踏实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堂课是江山中学郭红梅老师的作文复习课《构建理由,增强论证说服力》。郭老师以学生撰写的作文文段为材料,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两个文段说服力差异的成因,总结出了构思支撑议论文观点理由的三个角度,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写作路径,实操性强,课堂效果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三堂课后,何其平老师以“思维”为关键词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课堂都体现了授课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重视,实现了知识系列化、能力综合化、素养实践化。针对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的关键问题,何老师也与参会老师进行了探讨,“行到水深处,坐看云起时”,他鼓励老师们在课改如火如荼的当下,面对即将来临的2024年高考,要有信心,保持淡定从容的姿态;疑义相析,完善整体规划,推进教学转型,不断地强化学生语文系统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02/术业点津 层楼建瓴

“拨云见日始得意,一树梅花一树香。”7日的活动专注课堂教学实践及探讨,8日活动则以专家讲座为主。3月8日上午,杭州学军中学特级教师童洪星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吴欣歆教授为与会老师们带来了两场专题讲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黄华伟老师做研训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童洪星老师结合近年高考真题,为老师们带来了专题讲座《高三复习教学的三个“意识”》。童老师强调高考复习教学首先要有考点意识,帮助学生在做题时养成思考“这道题考我什么呢”的习惯,揣摩命题者意图,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要有常态题意识,踏实研究高考真题,坚定不移地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不要被创新题带乱节奏。三要有“回眸”意识,复习过程中所用的资料需要不断地“习”,温故以固“旧”,温故而悟“新”,避免学生做题贪多求全,教师上课浮光掠影,让学生复习真正做到有效高效。童老师的讲座逻辑清晰,干货满满,令在场的老师们收获颇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欣歆教授的讲座题目为《指向关键能力的备考策略》,吴教授以“核心概念”“关键能力”为关键词,从试卷结构出发分别说明了不同类型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对于现代文阅读,吴教授与老师们分享了“NAEP阅读素养测试框架”,指出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依托文学创作基本规律形成阅读发现,表达文学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对于文言文阅读,她提出学生需要掌握“词义系联”的关键能力,做到聚合语料、归纳词义、串联义列,并在此基础上概述文本中的行为和情感及其关联,从而达到言文统一。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吴教授提出平时的语文教学应高于高考,如此考生在考场上才会游刃有余。吴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引发了在场老师的深入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场讲座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学科教研员黄华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他从2023年浙江语文第一次新高考的情况出发,作了三个“追问”。一是追问高考试题,表示“新高考”引导教学依靠的是自然、更是自觉,高考与教材的关联是内在的、深层的。二是追问复习教学,他肯定本次活动6堂课情境真实、目标切实、方法扎实,并希望我省高中语文老师能够发扬这些优良做法。三是追问“教学评一致”,认为教学评应该通过“做任务”达成一致,“做任务”是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考试题命制的必然要求。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无涯,研不尽,研前有准备,研时有碰撞,研后有思考。通过此次浙江省高中语文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研训活动,相信教师们对于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定会有更明确的方向、更科学的方法、更充足的信心。仰高笃行,知新致远,本次活动必将助力我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