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今天的编者按前,我们要再再再再说一下,全知道的探味之江栏目,每一期都是自费探店,我们不接受商家的充值(不要再在后台问打个广告多少钱啦),但我们乐见大家把好吃好玩的地方推荐给我们,也欢迎商家们毛遂自荐自己的拿手好菜,我们自己掏钱来探味,实话实说不恰饭!

在之江喜欢吃吃喝喝的小伙伴们,赶紧进群

今日春分,之江渐显青绿。今天是迈过春天一半的日子,也是杭州西湖龙井开采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a 杭州日报

除了之江龙坞茶山山头开始热闹,这两日,转塘老街的茶叶市场早就到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作为杭州屈指可数的原产地区域茶叶批发专业市场,这里聚集了不少龙井、梅家坞、龙坞、留下、转塘等茶农以及全国各地的茶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贸巷的另一端,是之江小商品家具建材市场。南北,分别分布着美院梦园校区和几所驾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叶市场里堆成小山的茶叶

路如其名,有人的地方就有营生,有吃穿用度需求。集贸巷巷口的老网红来翠已经被人群攻占。再顺着来翠向南还有小炒馆一二,还没有那么“网红化”,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特意取。

但附近居民学生都知道。它被称为“美院学生的小食堂”,也是老转塘的亲民小炒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吃饭的大多数是附近劳作的工人、本地的居民以及学生和上班族,店里的小炒定价地道,一两碟热气腾腾的小炒,配上一大碗米饭,二三十元,几分钟就可以抹嘴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探味之江,全知道来到了这家很多美院小伙伴和转塘本地居民推荐的亲民小食堂——家常小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春三月,三月阳春。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月,但这几日之江天气一路向好。晴朗天气一天赛过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贸巷一分为二,一边通车,一边店家把要卖的东西摆在门口,当然,也包括小餐馆支起来的小桌子。

这几日的阳光已经有些刺眼,如果不是重度阳光爱好者,吃两口就得缴械投降,端着菜躲到店里面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下来的,一个个脸都吃的红扑扑的,不知道是因为阳光太好,还是饭菜太好。

也有的附近店家居民线上点单,和老板说好时间、地点,一桌子菜烧好,包好塑料膜,一个铁盘子兜着所有的菜一站到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常小炒门匾底下,两行绿色字体醒目——家常小炒(着重强调)、四季时鲜。和很多老杭州的小餐馆一样,时鲜菜单放在一个个码好的小碟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小店,各司其职,职属各司。

老板娘,写字像是加了密的摩斯密码,同行人行云流水点了几个菜,仅凭菜单还真看不出一二。这要换了旁人,工作交接时肯定很难对齐颗粒度,还真做不了这差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完“摩斯密码”,老板娘又开始补齐桌上的码好的小菜——老杭州的每日限定菜单。

新客对准菜单黑板,老食客进来先钻进后厨瞅一圈,今儿个有什么好东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还算少的类,菜都卖光啦,早上堆的满满的。

一边是当日“菜单”,一边是灶台,码好的小碟菜就在灶火中忽明忽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厨师傅是店里20多年的当家“厨”旦,开店前,专门去之江路上的九溪职业学校学的厨师

五六条小黄鱼在热油中煎透,师傅单手拎锅,把热油均匀地在几条鱼之间走几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过油炸?

“不!是煎!”主厨师傅立马纠正我的说法:油不多的叫煎,油多的才叫炸。煎呢里面的肉是嫩的,外面的皮是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沿上的火跟着油转了几圈,然后用笊篱沥油,小黄鱼顺势翻面躺在锅中,葱姜蒜酱油,收汁入味。

师傅碎碎念,鱼嘛,总是需要入味过程的,除非清蒸、葱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烧小黄鱼上桌,嫩到很容易夹断,粗手粗脚要不得。鱼很新鲜,外面看着浓油赤酱,但一戳开脆皮,里面白花花的蒜瓣肉才浮一大白又一大白,鲜香滑舌,一人一两条打底轻轻松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爆炒腰花,头一次见腰花堆得这样满的,像是狂野派的天女散花,散下来的花又多又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感尚可,但不如隔壁来翠腰花拌川的嫩和弹——来翠的腰花,更像是薛定谔的腰花,踩在生和熟的临界点上,手抖一抖,它就跟着颤一颤,想想就嫩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醋里几,最杭州的家常菜,老人小孩都喜欢,糖油混合“炸弹”,色泽红亮,大体皮酥肉嫩,偶有几块没有炸透的面糊,脆度稍显不够,整体的口感只能算一般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季节,跟着当日菜单点,极容易点到新鲜时令菜。

小指长的香椿嫩芽,一小簇一小簇绑在一起。凉拌豆腐,加一点点麻油、酱油、浙醋,原本是属于秋冬的美拉德色,却最能吃出春天的自然清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加热处理,香椿就变浅变绿,打上鸡蛋二三,泛着油光的蛋花也挡不住的香椿的清新,舌尖一秒“上春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笃菜炒鲜笋。据说新鲜的春笋似菠萝,这里的笋用的像是雷笋。口感更粗,纤维感更强,入口先是有点ba(第二声),然后是鲜。但配上雪菜和一点小米辣,下饭还是蛮下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豆腐干、茭白、花生、杭椒,散是满天星,聚是一盘火,也是杭州很家长的一道下饭小炒。说是宫保肉丁,其实肉的存在感并不强,不过看看这价格,也不在乎肉有多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一句,虽然小炒普普通通,但还是蛮地道的,比如宫保肉丁,杭州人一般不放酱油,用的也不是豆瓣酱,而是八仙酱。小时候,多少转塘的孩子早上起来一碗泡饭配一点八仙酱做的酱丁,那可比宝总的泡饭落胃多了。

再说回这道宫保肉丁,食材过油,配上八仙酱,微微辣,下酒下饭都不错,只是现在很多店的宫保肉丁和香干肉丝,豆腐干炒前会过一下水,口感更润更软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带不少人要干体力活,就好这一口“油香”,需要这样有滋有味的下饭菜,扛饿。如果天气再热一点,搭配一瓶冰镇啤酒,解腻,肚子凉凉的,提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起来蹭饭的同事小全一碗饭下肚,开始回忆起往事:XX年前,他们艺术生来美院考试,上午素描,下午色彩,中午几个同学不想吃盒饭,就跑到茶叶市场对面的小炒店,几盘炒菜,几瓶啤酒,下午微醺的状态画色彩,大家最后考的都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好的太阳,茶叶市场外人流熙熙攘攘,隔壁的来翠,已经成了整个杭州的网红店,来的都是年轻人,很多人从门口就开始拍,开始录,而来这边的家常小炒的客人,都是旁边的学生和居民。

打卡不是目的,一个慵懒的中午,一两盘小炒,一大碗米饭,一瓶啤酒对付过一个午休时光,然后起身,或是为了生活,或是为了梦想再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常小炒

杭州市西湖区集贸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消费

210元/3人(6个菜一锅米饭3罐椰汁)

按平时的量点菜,人均50元左右可以吃好

✍️主笔:小Q | 主编:小全 |律师:郑晶晶

来源:之江全知道

往期热文精选

中国烧饼入选“世界上最好吃的50种面包”……之江这几家Chinese Bread,你吃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