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而这一专项整治行动,也是对“3·15晚会”的积极回应。

首先需要肯定,有关方面能够对肉类产品进行专项整治、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也是对食品安全负责的表现。相信通过专项整治,肉类产品质量一定会有明显提升,安全工作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关键在于,监管工作不能总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而要未雨绸缪,监管前移,工作下沉,将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和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从央视3.15晚会现场发布的问题和企业情况来看,无论是梅菜扣肉预制菜是用槽头肉制作,还是夸父炸串吃到生肉、拉肚子,以及淀粉肠塌房和其他领域的问题,都不是很隐蔽、很难发现的,而是监管缺位和不到位造成的。特别是安徽多家食品生产企业把槽头肉用作梅菜扣肉预制菜,但凡监管稍稍深入一点、负责一点,问题就会立刻被发现和纠正。遗憾的是,监管工作总是浮于表面,总是蜻蜓点水,没有真正深入到需要监管的部位,也没有实现全链条监管、全方位检查、全角度抽查。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专项整治行动也采用这样的方式,那么,整治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留下更大的风险隐患。因为,整治过后,就有可能出现监管更加松懈现象,从而给不法分子、不法企业更大的空子可钻。恰恰是,对食品安全工作来说,是没有休息日、没有暂停键的,只有时时不放手、刻刻不松懈,食品安全才有保障,才能让居民放心、政府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并不怀疑专项整治工作会取得明显成效,也不认为专项整治工作不是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有效举措,前提是,专项整治一定要建立在监管有力的基础上。如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脱节,整治归整治,监管归监管,整治的意义也就失去、价值就难以体现了。专项整治只能是释放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号,监管才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食品安全绝对不是靠专项整治实现的,而是靠日常监管保障的。如果食品安全工作需要经常开展专项整治,恰恰说明监管工作抓得不好。如果监管到位、检查细致、抽查认真,就不需要组织什么专项整治行动。某方面的工作,如果上升到组织专项整治行动层面,就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实在太严重了,只有采用专项整治行动方式才能形成打击和震慑氛围。

肉类产品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稍不留神,就会带来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这些年来,在如何稳价保供方面,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基本满意的。但是,安全方面就比较勉强了。要不是每年的3.15晚会曝光,很多隐藏于食品安全中的风险,都会慢慢“长大”、慢慢积累,最终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15晚会曝光的梅菜扣肉预制菜使用槽头肉问题,看似几家企业的行为,实则反映了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反映了整个食品安全领域的薄弱环节。殊不知,预制菜原本就被广大消费者所诟病,反对预制菜的人远多于支持预制菜者。因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预制菜除了方便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优势。支持预制菜者,也主要是从方便的角度出发,而没有站在食品安全、菜肴质量、身体健康等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过度强调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是有比较大的风险的,也是会增加食品安全工作压力的。

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消费者的积极支持。但是,监管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关键的内容。监管需要加强,监管更需要下沉和前移。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监管工作更需要未雨绸缪,要坚决改变目前被问题牵着鼻子走的局面,而是要带着问题监管、带着问题制定规则、带着问题完善措施,让问题进不了餐桌、进不了居民家门。这样的监管,才是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