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学习雷锋正当时。3月15日,金坛区睦邻有约志愿服务队在金城镇文化社区景阳小区参加“清洁社区,美化环境”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行动日活动。与所有老小区一样,整治乱垦乱种、乱堆乱放、乱拉乱接是一项“啃骨干”的行动。

“亲帮亲,邻帮邻,互助组里天地新。”曾经采访过六七十年代的老农民,他们记忆犹新,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邻里相助是一种传统、美德和精神。这种精神传到今天,便是“睦邻有约”精神。在常州市金坛区,有一个社会公益组织——睦邻有约志愿服务队,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成立两个多月来就开展多场公益活动。

说起发起人袁顺清无人不知,有人说他好事做了“一箩筐”,从江苏到云南,再从云南到内蒙古;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慰问敬老院、结对贫困学生,到新世纪结对云南、宁夏等地区贫困牧民,再到2014年成立江苏首个“失依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直至2023年帮扶内蒙古牧民销售牛肉;从“常州好人”到“常州市学雷锋标兵”,再到“江苏好人”;从青春少年,到步入古稀之年,在公益之路上他一走就是30多年。

奉献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自觉行动。学生时代,我们常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老师的奉献精神。而对于现代无偿服务的志愿者又该用怎样的诗句来形容?清代诗人龚自珍在他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志愿者默默无闻的服务,就是一种奉献精神。

清代训估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是金坛人,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外孙,自称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他的家风是“不撑铁骨莫支贫,千里为官不为财”,反映出他淡泊名利、一心为民的思想境界。

都说“跟好人,学好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江苏好人”袁顺清的引领下,2023年底金坛区睦邻有约志愿服务队成立,集聚了一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正能量人群,常年活跃在金坛文艺界和社区治理中。

杨树英是志愿服务队的法人代表,也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她认为“睦”即和睦的睦,“邻”即邻里的邻。她认为,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尤其河北燕郊一餐饮发生爆炸后,再次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此次组织志愿者每家每户宣传,每幢每层摸排,对发现的隐患发放整改通知书。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杨树英是既出钱又出力,总是忙前忙后,做好后勤服务保障。

何为“睦”?段玉裁在他的《說文解字注》里写道:“目順也。从目。坴聲。莫⺊切。廣韵莫六切。三部。一曰敬和也。五字疑後增。古書睦穆通用。如孟子注君臣集穆、史記旼旼睦睦、漢書作旼旼穆穆是也。穆多訓敬。故於睦曰敬和。”

金坛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乡,他的人生道路充满无数艰辛与曲折,但却始终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一种信念。他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其实奉献不需要多少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也不需要多少动山河、泣鬼神的故事,只需要日行一善、积善成德。

睦邻有约志愿者朱志强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次活动他都如约而至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志愿者陈静、朱志强提前深入小区,进行摸排和宣传发动。

段建春、田永晴夫妇多年来一直热衷公益事业,每年参加社区公益演出近百场,双双加入睦邻有约志愿服务队。在此次志愿服务中,他们会同辖区城管、物管人员对楼道口的建筑垃圾、纸箱等杂物进行了集中清理,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消除了安全隐患。此次环境整治行动,主要针对小区内一室户门口和楼道内乱堆放的集中清理,共清理乱堆乱放15处、垃圾4车。

金城镇文化社区居委会主任高小燕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增强居民环保和安全意识,同时呼吁广大居民朋友积极加入到清洁家园志愿行动中来,营造一个常态清洁、持久美丽的幸福家园。

学雷锋月之际,再提雷锋精神,使人倍感振奋。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是一种摆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浮于形式的说教,而志愿者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是小区最美的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落到具体行动中、以行践言的生动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