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新IPO排队名单出炉,海南无一家入围企业。这意味着海南上市公司板块未来一段时间缺乏“新鲜血液”注入。与此同时,已有的上市公司数量还在减少。据统计,自海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1992年上市以来,至2024年1月的近32年期间,海南辖区共计41家公司上市。除去外迁的6家,退市的7家,目前海南仅存28家A股上市公司。

从特区、到国际旅游岛、再到自贸港建设,海南建省以来重大利好政策不断,但是作为地区经济“晴雨表”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却难言亮眼。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市难、盈利难

上市公司是地区经济产业龙头和支撑。其数量的多寡和变化,既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营商环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三十多年来,海南企业的资本市场之路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建省初的快速增长期。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企业集中登陆资本市场。1992年11月23日,海南第一家上市公司琼能源(已于2022年退市)登陆深交所,主营房地产开发。其股票当年便创下每股46元多的高价,公司的总资产也从刚上市时的4.7亿元猛增到1993年的9.1亿元,成为当时海南乃至全国房地产业的佼佼者。之后,海南共有25家企业在A股上市。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回暖期。经历了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长阶段后,海南接着进入了“上市荒”时期。从2003年到2008年,连续6年无一家公司上市。直至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见,海南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到2019年,有9家琼企在A股上市。

自贸港建设的机遇期。2018年起,国家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此后几年,海南省连续出台了各项利好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企业境内外融资,助力更多琼企上市,以激发市场新活力。

其中,2020年上市的葫芦娃,实现了三年来海南企业IPO的“零突破”;2021年上市的金盘科技,使得海南成为全国第19个拥有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省份。到2022年,海南上市企业数量曾一度达到近些年的峰值34家。

然而,好景不长。受新冠疫情、最严退市新规以及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等因素影响,海南资本市场再次遭受重创。截至2024年1月,海南板块上市公司数量已减少至28家,只占全国5436家上市公司的0.52%。

与此同时,海南现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亦令人担忧。根据2023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海南28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0家公司预计盈利,其余均存在亏损状况。

呼唤破局机遇

回顾海南企业探索资本市场的这30多年历程,海南资本市场起起伏伏,亟待寻找破局之路。

海南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旅游业等领域,大部分企业在产业转型方面的步伐相对缓慢,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以海南最知名的旅游业来说,以热带雨林景观为主题的5A级景区呀诺达近年来多次冲击登陆资本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2022年“保壳王”大东海A退市,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目前尚没有一家主板上市旅游企业。

不仅如此,海南在新赛道上还缺少发力点。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科技竞争,中国支持本土科创企业发展,2019年正式开板的科创板应运而生,其已经逐渐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主阵地。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500多家,占整个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一成。直至2021年,海南才迎来了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金盘科技。

近年来,海南利好政策频出。2021年5月,海南发布自贸港投资新政,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企业境内外融资上市。同年12月,海南政府规划至2025年上市公司达50家。2023年3月,海南发布支持民营经济的措施,对上市民企给予财政支持。

尽管自贸港的建设为企业的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海南市政府也积极推出了一系列红利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并加速上市进程。但是,海南省公司上市的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最新IPO排队名单,鲜见海南企业身影。

为此,海南既需深挖为企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此外,海南还需要抓住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全球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人工智能产业。AI技术可以催生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大驱动力。面对新机遇,政府和企业应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坚定地走国际化道路,让AI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

文/王瑾瑜、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