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代表作之一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是一部被很多人误解的书,尤其是其中的母亲上官鲁氏这个人物形象。对此,莫言是有所预见的。他在2009年写的《新版自序》中写到:

1995年初春,在故乡一间小屋里,当我在稿纸上写下“此书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时,我的眼睛里已经饱含泪水。我知道这样写会被某些人耻笑甚至是辱骂,那就请吧。
我心里想,此书不仅是献给我的母亲的,也是献给天下母亲的。我知道这样写更会被某些人耻笑甚至是辱骂,那就请吧。

也就是说,莫言早在1995年的初春,就做好了被嘲笑甚至是辱骂的心理准备。书发如今,莫言一直在坦然地接受确实发生了的而且是源源不断地嘲笑和辱骂,只是辱骂的程度可能超过他的预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反对莫言的人物中,毛星火无疑是一个“杰出代表”,他要起诉莫言,风头已经大大超过了司马南。而《丰乳肥臀》中的母亲形象,正是他攻击莫言、辱骂莫言与支持莫言者的“利器”。

司马南曾经热情赞美过莫言,后来又调转枪口批判莫言。奇怪的是,在毛星火掀起的第二次反莫高潮中,司马南却一直保持沉默,大概是看到了后继有人,让贤了,让毛星火来挂这个帅。

毛星火也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冲敢闯敢起诉,这恐怕是司马南想都不敢想的,诚是后生可畏。然而,毛星火毕竟水平不行,虽然赚到钱了,但找出的所谓“罪证”却反证了自己的无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毛星火(之流)攻击莫言的“利器”之一,即对《丰乳肥臀》中母亲形象的解读,并以此攻击莫言与支持莫言的人,这不仅是一种无知,其实更是一种罪恶,而且是一种极大的罪恶

无知者的无知在于,不懂“谨以此书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意思,他们以为这就是表明,莫言是以自己母亲为原型,写出上官鲁氏形象的,而不懂这是用作品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无知者的无知还在于,不懂得小说中人物形象,可以是对生活中众多人物或者众多可能性的组装与集合,他们以为小说中的人与现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还天真地以为莫言在骂他们呢。

无知者的无知甚至在于,竟然不懂得第一人称只不过小说叙事的常见方式之一,荒唐地认为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他们肯定也把《我是猫》中的猫当成是作者,一只猫写了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中,历史上,男人不生育的有,丈夫不生育却误认为妻子不生育的有,女人生不出孩子受虐待的有,女人被强奸的有,为了传宗接代去借种的有,偷情的有,与和尚、洋人等各种各样的男人偷情的还有,一连生活七八个女孩的更有。

而这些集中在上官鲁氏身上,不是像无知的毛星火之流理解的那样,为了表现母亲的轻浮丑陋不道德,而是为了表现她受罪受苦。无视书中母亲遭受的苦难,对上官鲁氏形象进行诋毁,借以攻击莫言,是一种罪恶,是一种极大的罪恶。

中国当然有许许多多死守贞节的女人,但是写小说不一定必须写这样的女人。莫言写上官鲁氏不守妇道不是出于食色的目的,而是为生儿子,为获得家庭地位,所以表现为一种无奈,所以这并不代表作者认可这种行为。作者是在同情这种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乳肥臀》里,母亲上官鲁氏——

与自己的姑父于大巴掌生了长女上官来弟、次女上官招弟;

与赊小鸭的人生了三女上官领弟;

与江湖郎中生了四女上官想弟;

与杀狗人高大膘子生了五女上官盼弟;

与和尚生了六女上官念弟;

被四个败兵强暴生了七女上官求弟;

与牧师马洛亚生了双胞胎,八女上官玉女和儿子上官金童。

如果只看这个,不看具体故事情节,确实会让人以为上官鲁氏太不守妇道了。但是,看了具体故事情节,我想有良心的人都会同情上官鲁氏的不幸,而不会去诋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乳肥臀》在结构安排上有所创新,母亲上官鲁氏生前面七个女儿的情节,被安排到最后的第七卷,而开头写的却是生“金童玉女”。所以如果不看到第七卷,还是有可能误解母亲形象

第七卷其实才是故事的开头,时间起点是1900年,还属大清王朝。母亲鲁璇儿出生六个月。德国鬼子进村屠杀,鲁璇儿父母遇害。鲁璇儿被姑姑收养,17岁时嫁给了铁匠儿子小男人上官喜寿。

鲁璇儿嫁到上官家,三年没怀孕,受到上官家人的辱骂与虐待,威胁要把她赶回姑姑家。而她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三年后按照习俗回娘家,姑父带她去县城看妇科,鲁璇儿身体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知道,不能生育的其实是上官喜寿。可是因为有封建思想,女人依靠男人家养着,不能离婚,姑姑出了下策,把鲁璇儿灌醉,逼迫自己丈夫于大巴掌上了鲁璇儿的床,生下了第一个女儿。

生第一个女儿,婆婆上官吕氏很高兴,给鲁璇儿做了碗荷包蛋。但是连续生了两个女儿,上官吕氏就脸色难看了。鲁璇儿因此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理:要想在家庭中取得地位,必须生儿子。

生了第二个女儿后,鲁璇儿又开始受到婆婆与丈夫的虐待了。为了生儿子,鲁璇儿不再回姑姑家,以为于大巴掌的种子不行。偶然机会,她在芦苇丛里遇到了赊小鸭的男人,被扣留,她就顺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胎还是女儿。不久来了个江湖郎中,鲁璇儿求儿心切,主动送上门。但是第四胎还是女儿。连生四个女儿,鲁璇儿更遭罪了。上官吕氏不仅虐待鲁璇儿,还虐待她的女儿们

刚生完四女,两腿间还淌血,就被婆婆逼去场上干活儿,那时正打麦子。鲁璇儿在家挨了婆婆骂,强忍剧烈的痛楚来到场上,又被丈夫上官喜寿对准腿弯子抽了一杆,大骂一通。

然而,莫言描写了上官鲁氏悲惨的一幕:上官喜寿与父亲上官福禄跑一边躲懒去了,只留下刚刚生过孩子的鲁璇儿在烈日下翻场,头痛,恶心,下半身沉得拖不动,还在坚持,直到晕倒。

醒来后得到婆婆“特赦”回到家,鲁璇儿又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被婆婆上官吕氏用蒜锤子照头狠狠打了一下,栽倒在地。上官吕氏又挑唆儿子上官喜寿打。上官喜寿用棍子打得鲁璇儿昏死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璇儿怀着对上官家的满腔仇恨,也为了取得家庭地位,又委身于光棍汉杀狗人高大膘子与天齐庙的一个和尚。之所以与和尚有染,是因为去婆婆病了,多方求医无果,鲁璇儿听说天齐庙智通和尚医术高明,为婆婆求医时顺便求子。

这第五、第六还是女儿。后来被四个败兵强暴,生的第七个还是女儿。上官喜寿看见又是女儿,拿棍子照鲁璇儿头砸下,鲜血四溅,然后又从炉子里夹一块暗红的铁块放在鲁璇儿两腿之间……于大巴掌前来要杀上官家人,被鲁璇儿阻止了。

鲁璇儿下体被烙伤,腐烂化脓,老鼠都悄悄爬过来吃她的皮肉。鲁璇儿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有一天听到了教堂的钟声,就拄着拐棍,拖着腐烂的下体,走进了教堂的大门,皈依了基督教。应该是牧师马洛亚用西医治好了她的伤。

鲁璇儿是真心爱马洛亚的,生下了双胞胎上官玉女与上官金童。这两个孩子出生时,正好日本鬼子进村。后来,带着九个孩子,继而又为女儿养孩子,上官鲁氏在兵荒马乱中顽强地生活着,任何苦难都没能把她打垮,直到改革开放后寿终正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鲁璇儿即母亲上官鲁氏的不幸遭遇,我想有良知的人都不会诋毁她。在旧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为贵,儿媳妇受婆婆罪,绝对服从于丈夫,这都是众所周知的。鲁璇儿的形象,不过是旧社会无数有类似遭遇的妇女的一种艺术反映。

日本鬼子进村后,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之后是内战时期,兵荒马乱中的生活何其艰难可想而知,上官鲁氏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只是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们而生存。莫言赞颂的是女性在包括战乱在内的各种困难之下的坚韧。

这种坚韧,力量来源于为了孩子,而不是道德与理想。莫言认为,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的源泉,值得赞颂。他把这部作品献给母亲,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意义正在于此。所以,诋毁书中母亲形象,是一种罪恶,是一种极大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