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辰爆改后,拉着杜海涛也去爆改了。不过我是真的没看出来,这是杜海涛。娱乐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场闹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有哪个地方是杜海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有哪个地方是杜海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两个月,一场名为"爆改"的新兴网络热潮,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蔓延开来。这股狂热的风潮,汹涌地席卷着每一个沉浸于虚拟世界的年轻人的神经。

什么是"爆改"?这个最早指代对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大面积结构改装的词语,如今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义。它现在与化妆紧密相连,指通过妆容的神奇变化,将一个人的外貌彻底改头换面,展现出前后判若两人的强烈反差感。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众明星在化妆师的魔法棒指挥下,瞬间蜕变成熠熠生辉的"网红颜值"。金靖小鹿妆惊艳全网,大鹏彭昱畅张大大杨迪等人更是彻底褪去喜剧人的形象,化身成冷酷帅气的男团偶像。每一次"爆改",无不是一次流量的狂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随明星热潮,普通人也跃跃欲试,小红书、抖音上层出不穷的"大学生爆改变网红""新手化妆也能逆袭颜值"等标题文章,再加上美妆商家的精心运营,一时间种草氛围渗透网络的每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为之趋之若鹜,自然也就有人愤然反对。诚然,"爆改"能给人以视觉冲击和新鲜感,但这种将人"涂抹成一个模子"的做法,却也暴露出审美趋同和过度商业化的隐患。

保证你猜不到这是谁,答案在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证你猜不到这是谁,答案在最后。

追根溯源,"爆改"背后并无多少创意,而只是遵循了一种高效却生硬的程序化流程:先用胶带固定面部,突出紧实效果;再用大量底妆涂抹到极致均匀;接着借助重修容和高光,勾勒出前卫的五官造型,最后佩戴假发并更换服装,营造出一种审美夸张的梦幻氛围感。

一次"成功"的爆改就这样诞生了,但除去这张华丽的腻子外壳,却也无法在现实中经受考验。更重要的是,这种复制粘贴的工业化做法,无疑抹杀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让他们在营销包装下渐渐失去原本的特色。

实则,"爆改"不过是一种审美营销和资本绑架下的产物。它以一种既定审美风格作为关键词,试图以最快速度抓住人们的眼球。而一旦放任这股浪潮蔓延,结果就只能是大量毫无思考的盲目效仿和同质审美的泛滥。

于是,我们看到女性为了变成网红标准的"高鼻梁精致眼窝",不惜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最终却只能收获流水线作业般的千篇一律造型。你越是努力想要成为那个"美丽网红",反而越是远离了独一无二的自我气质。

这正是资本社会对女性消费的绑架,在社交媒体的公众效应下,女性逐渐丧失了审美的主导权,被动地被资本方制造和编织成了审美焦虑的俘虏。她们满怀期待地付费追随网红妆的幻梦,最终却只能面对自我失落的现实。

那么,要如何终结这场"爆改闹剧"?我们需要重拾对真实和多元美的认知和尊重。明星们应当打破审美枷锁,勇于展现独特个人魅力,而不是被动迎合同一审美模板;化妆师们亦应挥洒创意才华,而非生产流水线"产品"。

只有回归本真,我们才能在曲折中找到审美的平衡,摆脱"爆改"的噱头和营销包装的桎梏。与此同时,我们也须反思当下过于同质化的娱乐生态,以更包容和多元的视野,为真正出众的艺人腾出发展空间。

毕竟,真正持久的魅力不在于突兀的外表改变,而是内在独特气质的张扬和汇聚。"爆改"的流行或终将过去,但个性与真我的魅力却永不过时。当我们学会珍视与生俱来的独特之处,这场审美的闹剧,就将不攻自破。

揭晓谜底:谢广坤

坤哥:这不是我,上面才是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坤哥:这不是我,上面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