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外相关的网站和自媒体作者都在发文称,中国正在研发新型的武装直升机,这款新的武装直升机可能被命名为“武直-21” 。

武直-21,这款新武装直升机如果存在的话,从空中飞行测试的视频图片,看起来不是很清晰,反倒显得有些模糊,这对于关注中国军方装备动态的网友来说那是见怪不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新型陆海空作战平台,在还未正式入列部队时,先期拍摄到的相关视频和图片,看起来总是有些模糊的,不能搞得非常清晰,原因懂的自然都懂。

从机体外观形状来研判,暂且将其称为“武直-21”的武装直升机,脱胎于我陆海空三军通用的直-20直升机。而直-20在研发过程中,则借鉴了许多来自西科斯基飞行器公司研制的UH-60“黑鹰”多用途直升机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十年来,中国航空科研人员已经吃透摸透了四旋翼双发通用的UH-60“黑鹰”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和飞行原理,大量采用了新的生产工艺、新型的航空复合材料、新型的航空发动机、新型的机载航电设备等,研发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直-20多用途直升机。

武直-21,其实就是中航集团哈飞公司在直-20机体基础上,研发成功而衍生出来的最新的构型装备,采用了五叶主旋翼加四叶尾桨的传统直升机构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前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携带导弹的那架直-20武装型相比,其尾梁、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等类似。只是武直-21在机头下方增设了1门23mm或者25mm甚至是有可能是30mm链式机关炮(具体航炮的口径有待入列时的解密),用来强化对地打击性能,具备空地反装甲目标的能力。

此外,武直-21机身明显要比直-20要狭窄些,用民间的说法是“瘦身”了,而直-20机身要饱满许多。对于实施对地攻击的武装直升机来说,机体瘦身能有效降低逆风飞行时的阻力,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时还能增大航程,提高滞空时间和作战半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国平视频据此判断,武直-21武装直升机,如果这个型号成立的话,就是直-20多用途直升机最新的衍生型号。

研究和装备一款10吨级的武装直升机,满足中国陆军各集团军航空兵旅和空中突击旅以及中国空军的空中机动部队的装备需求,采用现成的直-20为母本研发,能节约大量的研发费用,同时也能缩短研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直-21,研发成功并主要装备中国陆军航空兵旅和空中突击旅,能强化这两个不同的陆军空中机动作战旅的装备需求,弥补中国陆军航空兵缺装10吨级武装直升机的短板,对于提高我陆航旅和空突旅的作战能力,堪称具备重大的装备和实战意义。

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影响力的外溢,东海、台海、南海等中国周边海域由于有域外势力的介入,地缘政治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军面临军事斗争的严峻局面,研制装备10吨级的武装直升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非常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助现有成熟且可靠的直-20机动平台,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款武装型号的直升机,不失为一种省时省力的绝佳选择,从而避免了新构型带来的技术上的巨大风险以及研发时间存在不确定性等。

直-20本身就是我军现役性能最好的多用途直升机,已经研发出运输型、侦察型、搜救型、反潜型等,那么将其打造成武装型,以哈飞公司在直升机领域强大的科研能力,那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陆航空兵现役的专职武装直升机,就是那款6吨级的武直-10,4吨级的直-9WA和武侦-19,都不是专职的武装直升机,对地打击的能力逊于国外10吨级的AH-64D/E“阿帕奇”和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等。

武直-21,一旦研发成功和入列,在10吨级武装直升机装备领域,中国军队与俄美等军事强国,就将不存在技术上的鸿沟。无疑将极大提升陆航对地打击和突击能力, 我陆军的“钢铁翅膀”就将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