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全球技术大会上,英伟达引领科技潮流,推出了以Blackwell架构为基石的下一代AI算力巨兽——DGX GB200服务器。

这款划时代的GB200芯片,采纳了一种创新的双芯片设计理念,集成了两颗GPU和一颗CPU,全部运行在台积电的4纳米工艺下。它的主打星,DGX GB200系统,构建在一个机柜的最小单元上,配置了36颗GRACE CPU和72颗采用Blackwell架构的GPU,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理性能提升。

令这款服务器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独特之处——采用了铜互联的NVSwitch技术,同时,内部装配了长达2英里、数量达到5000根的NVLink铜缆,这一举措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探索DAC高速铜缆的世界,我们发现这是一种两端装有固定接头的线缆组件,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络、数据中心以及高性能计算机的连接中。DAC通过使用铜缆而非光电转换模块,成为了成本最为低廉的高速互联方案。然而,由于铜的物理特性,DAC的传输距离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带宽的增大,有效的传输距离会进一步缩短。DAC根据能量源的不同,可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版本,其中有源DAC可以通过补偿电信号衰减来延长传输距离,而无源DAC则以其低成本和低功耗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选择。

比较DAC、AOC以及光模块的不同连接方案,可以发现它们各有千秋,不可能完全取代彼此。DAC擅长于短距离连接,尤其是在机柜内部或机柜之间;光模块则主攻高速、长距离连接领域,应用于包括长距离电信传输网在内的多个场景;而AOC则是将光模块和光缆集成化,专注于短距离的互联需求。

当我们聚焦于DAC直连铜缆的主要优势时,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四大亮点:首先,它在短距离布线中的高性能无可匹敌;其次,它利用铜芯的自然散热效果实现了节能环保;此外,DAC铜缆的低功耗特性,意味着无需额外的电力消耗;最后,相比于光缆,铜缆的成本更低,为相同长度的光缆的2到5倍。这些特点共同铸就了DAC直连铜缆在今天高速互联方案中的独特地位。

国内主要厂商

立讯精密,作为国内消费电子制造的佼佼者,不仅是国内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商,还在铜缆连接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开发了112G PAM4无源铜缆和112G PAM4有源铜缆,为数据高速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兆龙互连,作为数据电缆行业的领头羊,在国内高速线缆市场的占有率位居首位。其高速无源铜缆产品(DAC)已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连接,展现了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

金信诺,定位为中高端射频同轴电缆的领先制造商,不仅提供IDC柜内外的高速线缆和连接器,还是国内首家量产800G高速DAC直连铜缆的企业,标志着其在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方面的突破和领先。

博创科技,作为一家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制造商,其产品线丰富多样,包括PLC光分路器、PON光模块、光收发模块、有源光缆(AOC)以及高速铜缆(DAC),在提供多元化连接解决方案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沃尔核材,作为高分子改性新材料的龙头企业,其产品覆盖热缩管、双壁管、连接器、高速通信线等多个领域。通过其子公司乐庭智联提供的DAC高速铜缆产品,沃尔核材在高速互联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