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假的!假的!

灾情来临,谣言亦多发

移花接木的图片

夸大其词的险情

荒诞不经的成因……

看似“好心又科学”的提醒

实际上谬误百出

引发社会恐慌

这样的谣言近年屡次出现

近日

淮南网警发布2起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1:恒某英发布安徽地震的谣言

2023年12月13日,淮南网民恒某英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地震专家预言,年内山东到安徽等地将发生地震”的谣言,引发网民的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典型案例2: 胡某奇发布多条某某地发生特大爆炸、火灾、水灾,致多人死亡的相关网络谣言信息

2024年2月20日以来,淮南网民胡某奇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中发布多条国内某某地发生特大爆炸、火灾水灾,致多人死亡的相关网络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目前,淮南警方已对上述涉案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注意:这些有关防灾减灾的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布谣言会受到什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非法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灾害面前,没有看客

破解“逢灾必谣”

需要每个人

日常学习防灾避险常识

关注权威信息

不以讹传讹 从每个人做起!

信息来源:淮南警方微信公众号

淮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