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面这三类人将会被取消养老金,即使缴满了15年也没用。

① 冒名顶替领取养老金

在认证养老金资格这一方式开始前,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缺陷,发放的养老金很多都没有经过省级的统一规划。

此等情况下,有些区域的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冒领他人的养老金。这种行为是会触犯到法律的,一旦被发现,将会进行严厉的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 已经领取过养老金的再次领取

我国并行实施两种养老保险,分别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的居民根据现行的缴纳养老金费用的标准,一年交一次,缴满15年,可以领取养老金;城镇的职工可以通过交职工社保的方式,缴满15年,可以在年满60周岁退休后领取养老金。

如果有人想交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又交着职工社保,从而领取两份养老金的话,这样的行为一定是会受到处罚的。

③ 家属代领已去世人员的养老金

明确规定,如果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去世,则在其去世的次月停止发放养老金,家属应该到社会保障部门登记,同时继承其账户里的剩余部分,并可以申领补助金、丧葬费。

如果家属对去世人员的情况隐瞒不上报,且有偷领养老金的行为,则家属需要承担相应的罚款,接受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来申领养老金,下面则是养老金的具体申领条件:

① 参保的女性职工年龄满50周岁、女性干部年龄满55周岁、男性职工年龄满60周岁;

② 各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必须大于等于15年。

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还需注意的是,已经在享有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必须要在一个认证周期(通常一个认证周期为12个月)内认证一次自己对于养老金待遇的资格。如果超出时间,就会在超过日期后的下一个月,停止对该名人员养老金的发放。

我国养老金如今的收支情况

跟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在岗职工的月入工资的一步步增加,今年很多地区陆续颁布了,对于各省市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缴纳费用基数的增高,用这一操作来提高基金收入,以便解决支出上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关注到的是,在我国的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家统计年鉴(2023)》中,指出了我国2022年职工养老保险的运行状况。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直到2022年的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总额56890亿元,这能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可以满额、准时发放。

但是还有不少的省市在2022年职工养老金发生了收入不足以覆盖支出的状况,就像山东、山西、内蒙、河北、天津等省市地区,都出现了这类收不抵支的状况,这就需要中央财政的资金调剂,以来保证养老金按时、满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