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2022年6月,为进一步深化黄土丘陵地区商代晚期的聚落与社会研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重启陕北商代考古工作,并联合北京大学、市县相关文博机构组成考古队,围绕清涧寨沟遗址开展了系统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3月22日,记者从清涧寨沟遗址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孙战伟处了解到,该遗址目前主要有六大考古收获。

收获一:大致厘清寨沟遗址的聚落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调查勘探,结合遗址点的聚散程度、功能要素的互补性,考古人员确认寨沟遗址范围大致有300万平方米。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铸铜作坊、一般居址点以及大、中、小型墓地等,分布于大小不同紧密相连的11个山峁或山坡上。该遗址凸显出黄土丘陵地带大型遗址“多峁一体”的分布特征,也是由黄土丘陵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决定。这样就为下一步廓清黄土丘陵地带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启示。

收获二:发现一处台城式的夯土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模宏大的夯土建筑位于两河相交的独立山峁上,四周夯土包边,夯墙高达16米以上,气势恢宏。墙面上发现有成排的纴木洞,与石峁遗址皇城台上的纴木十分相像,只是石峁是石砌墙,而寨沟是夯土墙。从远处看,整个建筑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高台建筑。峁顶平坦开阔,全部夯筑地基,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

尤为特殊的是,门道的底部呈斜坡状,底面铺设木地板,这在先秦时期极少见到,也丰富了先秦时期建筑装饰类型。高等级的建筑里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其中一件石磬打磨精良,类似的石磬只在商代高等级墓葬里才有出土。此外,还有石钺、石刀、陶器的类型也非常多样。出土的大量卜骨,与殷墟出土的甲骨如出一辙。

收获三:发现丰富的铸铜遗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筑遗址东300米的另外一个山峁上,发现了大量的陶范,可辨器形和器类也尤为丰富。主要是以铜容器范为主,目前辨识的有铜镜、铜簋等青铜礼器,此外还有大量没有辨识出的带纹饰陶范。大量的陶范出土预示着附近应该有铸铜作坊遗存,显示出当地高超的铸造水平和工艺。也可进一步证实,当地出土的一部分青铜器是本土制造的。

收获四:发现11座带墓道大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个地点调查发现了11座“甲”字型大墓,都是位于黄河和无定河相交的台梁上,海拔最高,台面最为宽阔,适合作为贵族墓葬。目前,考古人员对其中的3座进行了发掘。寨沟遗址“甲”字型墓葬的规模堪比殷墟王陵。

另外“甲”字型墓葬分布在3个地点,要么是一个墓在独立的山头上,要么是集中埋葬,没有中小型墓葬的陪葬。它的墓葬形态与殷墟西北冈王陵的埋葬形态十分相像。清涧这11座“甲”字型大墓是非商系统的,也是非商系统发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甲”字型大墓。

收获五:出土一批高等级随葬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的大中型墓葬已遭到严重盗扰,但仍然结余了很多随葬品,包括青铜器、骨器、玉器、漆器等。其中,有代表王权的铜钺,长40厘米、重18斤,超过了小屯妇好墓和苏埠屯墓的铜钺。还有卜甲,保存完整,与殷墟的几乎没有差别。还有镶嵌绿松石的雕花骨柶,正面是5组素面纹,用绿松石标示出五官,背面同样雕刻夔龙纹,总长54米,用一根牛肋骨制作而成,和安阳博物馆馆藏的雕花骨柶几乎一样。还有雕花象牙器、兽面纹象牙杯、骨蚕形器等,均惟妙惟肖。

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骨冒、骨泡、蚌泡、海贝等小型随葬品,以及玉器、玉松石器。出土的金泡,也与殷墟西北冈出土的M1004金泡大小一样,形式基本没有区别。出土的漆器非常难得,因为北方地区的漆器很难保存下来。虽然被盗扰,但从漆器残片上来看,它的纹饰颜色非常艳丽,纹饰有蝉纹、涡纹,也是典型的殷墟风格。除此之外,还出土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随葬品,比如卷银纹的金耳环,这类耳饰只有在南流黄河两岸的地区有分布,寨沟遗址出土了3件。

收获六:发现国内最早的双辕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沟遗址的大墓里普遍存在葬车的习俗。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辆双辕车,两辕平行,靠于墓壁,车轭饰和辕端饰也是位置非常清楚的。目前对其进行了整体提取,在实验室清理后,基本搞清了车的形制结构。已证实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双辕车实物,将双辕车实物的出现年代提前了1000多年,也丰富了我国先秦时期车的类型。与此相关,出土了大量的车器,有车衡末饰、嵌绿松石铜燕形带扣、八角形器、铜泡等,可见车的豪华程度。

记者 郝彦丰 马腾

编辑 强小强 校对 秦学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