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读到莫愁为了躲避祸患,将家搬去苏州。

木兰也举家搬去了杭州。

今天,我们将迎来故事的大结局。

花酱和大家一起共读《京华烟云》最后一部分:中华好儿女。

一、情敌

那个打扮好似上海女人的时髦女士,是杭州艺专的学生。

名叫曹丽华。

木兰第一时间找父亲出主意。

姚老先生化妆成算命先生给曹丽华暗示。

丽华这才知道荪亚是有夫人的。

她跟荪亚对质,荪亚谎称,他的夫人只是个乡下老婆子。

木兰写信约曹丽华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华在等的过程中,一直都希望来的曾夫人是个外表粗俗的女人。

可是当木兰向她走来,她完全傻眼了:

木兰的眼睛是那么美,那么神采照人。

曹丽心虚了,说话结结巴巴。

木兰倒是坦荡大方:

“曹小姐,我比你大,你不了解我这个丈夫。因为他是你的朋友,我愿告诉你,他是个好人。可是世界上没有丈夫觉得自己的妻子是美的,尤其是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太太。”

当得知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姚家木兰时,曹丽华就明白自己,

彻底输了。

她决定了和荪亚分手。

不明真相的荪亚,还在为丽华的拒绝而苦恼。

没想到木兰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荪亚,这个人,老实且知错能改。

他恳求妻子的原谅,木兰很大度地表示:

“天下有这种事的丈夫不只你一个人,但是别人不见得这么有趣,也不见得有这么幸福的收场。”

此后几年,木兰的生活可以算平安无事。

从丽华那件事上,夫妇都获得了教训。

二、团聚

姚老爷病危了。

木兰、莫愁赶到北京。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这次团聚是既喜又悲。

珊瑚去年死了,博雅娶了妻子,却染上了毒瘾,正在家里戒。

阿非在禁烟局工作。

虽然姚老爷的皮骨几乎干枯,他说话时显出的思维力还很强。

孩子们经常聆听老爷子的教诲。

这让木兰觉得时间又倒回了儿时。

这时,北京城的老百姓们,开始敏感地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日本人的嚣张,惹得老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整个北京城都被这种恐怖的气氛笼罩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自然就是中国会不会和日本打仗。

木兰问:“爸,你想中国能作战吗?”

老爷子答:“你问曼娘。曼娘若说中国非打不可,中国就会赢的。曼娘若说中国千万不要打,中国就会输的。”

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曼娘的话那么重要。

但老爷子似乎不想再往下说了。

这句话显然是以谜语做预言,佛教禅宗高僧往往如此吧。

三、间谍

立夫做了侦探,专门暗访制毒吸毒案件。

他和阿非联手,终于抓获了幕后大佬

——白面皇后。

竟然是牛素云。

素云被抓后,仍然不老实:

“即使这次你把我抓住了,我哥哥,还有别人,会为我报仇的。”

牛素云的哥哥,牛怀瑜已经完全投靠了日本人。

做了汉奸,专门迫害同胞。

难怪牛素云会这么嚣张。

可当她被告知,要对她执行死刑时,她才真正恐慌起来。

这时阿非带话来说姚老爷要见素云。

他对素云说:

“阿非若是放了你,以后一切全在你个人了,但是,我告诉你,中国日本之间,大战就要发生了。等一打起仗来,要记住,你可是个中国人。”

这句话在素云以后的人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姚老爷的临终托付,素云最后获释了。

几周后,姚老爷在睡眠中逝世了。

第二年,战争爆发了。

素云当时在天津,天津戒严。

每天都有人被捕,有的被刺杀。

最重要的是特务的恐怖,常常有人死。

日本特务杀中国特务,中国特务杀日本特务。

由于素云经营着几家饭店,所以日本人想拉拢素云做特务。

素云面上热忱,心里却厌恶无比。

姚老爷的话经常在耳边响起:

“战争发生的时候,可要记着你是中国人。”

素云做出了她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

绝对不背叛祖国,绝不再伤害一个同胞。

在素云被日本人抓住后,她不再求饶。

选择了慷慨赴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屠杀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曼娘怕日本人抢到城内,已经决定搬到乡下去住。

本来打算去姚家在玉泉山的别墅,

可是儿媳妇坚持她娘家更安全。

一家人于是搬去了阿瑄老丈人的村子。

一开始,乡村是安全的。

可是,五天后,日本兵开始在乡间出没。

逃难的百姓们,含泪控诉日本兵的暴行。

说来也怪,曼娘一家居住的朱家庄竟能幸免于难。

可是附近的几个村庄却遭受了致命的创伤。

日本人越来越疯狂,甚至开始放火烧毁村庄。

阿瑄每天都出去打探情况,放眼望去,一片疮痍。

一天,等到阿瑄再回来时,他的村子已经遭受了日本兵的蹂躏。

他飞奔回家,看到妻子赤身躺在炕上,已经断气。

孩子也只剩一堆血肉。

他冲到后屋,看见曼娘的身体用绳子吊在窗子附近,衣裳脱了一部分。

曼娘的一生从来没有被男人看过的身体,现在挂在那。

她一直严守的清白,临死却被日本兵给毁了。

阿瑄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

他现在对死已然毫无恐惧,并且觉得自己也再没有什么忧虑。

葬了家人后,他一路走向游击队大本营,去参加打游击。

他的心里一直有个声音:

“妈,我要替您报仇。我要杀!杀!杀!”

他的同志都奇怪为什么他打起仗来那么勇敢,那么狠。

他没有告诉他们是因为母亲妻子孩子阴灵保佑。

五、革命

战争开始之时,木兰一家在牯岭避暑。

阿眉已经十七岁了,在南京一所教会中学念书。

阿通也已经大学毕业。

一天,他突然对木兰说,他要去参加革命。

荪亚和木兰,尽管非常不舍,但还是拗不过儿子。

阿通在电台工作,他做事的那个电台,靠近江湾。

正是战争的中心。

到了九月,形势越发危急。

木兰决定把阿眉从南京接回杭州。

一路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有一次差点被飞机扔下的炮弹炸死。

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地回到了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知杭州也不再是人间天堂。

日本人把魔爪伸向了杭州。

有一次,阿眉差点就要被日本兵侮辱。

杭州不能再待下去,木兰一家准备往内地逃难。

十二月,南京沦陷。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开始。

越来越多的像阿通的一样的青年,投身到了抗战洪流。

这些青年,有些还稚气未脱,他们抱着同一个信念:

没有国,哪来的家!国若亡了,家还有何用?

越来越多的中国母亲,含着眼泪,将儿子送往战场。

她们虽然伤感,但不再恐惧。

木兰也明白了父亲的那个谜语:

“曼娘若说中国能打,中国就会赢的。”

日本人没有统治中国的个性,所以也没有统治中国的福气。

即使把中国送给日本,他们也没有福气消受。

写在最后的话:

十二月二十九日早晨,木兰全家,参加千万人的难民群,往中国内地逃难。

一路上,木兰见到的外在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

她看到了真正的老百姓。

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的,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

虽然,中国面临巨大的灾难,但我们在灾难面前没有屈服。

在暴行面前,中国人获得了人类精神的胜利!

我是花酱,爱读书,爱说书。

每天以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一本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