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各地医院局势混乱不堪。韩国医学院教授团体决定自3月25日起,将医院门诊、手术和住院患者的医疗时间缩减至每周52小时,并将门诊服务时间最小化,专注于处理重症和急诊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政府于当地时间3月20日发布了扩招医学生名额的分配方案,并已完成了所有必要的行政程序。然而,这一举措遭到了韩国医疗界的强烈批评,正考虑组织全面罢工。医疗空缺或进一步加剧。

随着医生集体罢工,韩国医疗系统正陷入严重危机,但政府与医生团体仍互不相让、各持己见。这场激烈对抗还在继续。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保健福祉部已向大韩医师协会两名官员(委员长金泽宇、组织强化委员会委员长朴明河)发出了吊销医师执照三个月的行政处罚通知书,处罚将于4月15日生效。这是自医生“辞职潮”开始以来,韩国政府首次正式吊销离岗医生的行医执照。

现在,不止医生闹辞职,还有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宣布“集体休学”。据韩国教育部当地时间3月20日通报称,截至19日,韩国40所医科大学共有8360名学生提交了“有效休学”申请,占所有医科大学在校生的44.5%。

01

博弈多年的韩国医改

先简单回顾一下事件。1998年之后,韩国医学院再未进行扩招,而2000年至2006年期间,医学院的招生名额从3273人缩减至3058人,并一直保持至今。

然而,今年2月6日,韩国政府宣布将高校医学院的招生规模从目前的3058人增加到5058人。

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据预测,到2035年,医生缺口将达到1.5万人,因此政府认为扩招是正当的举措。然而,医生群体却将此视为政府向全体医生“宣战”。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政府与医疗界之间的对峙并非首次。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韩国医疗系统曾因人手不足而陷入危机。当时文在寅政府提出了医学院扩招计划,但遭到了韩国住院医师与实习医生的强烈抗议,随即他们发起了无限期罢工。

双方在博弈了两周多后,由于疫情加剧以及许多手术被迫取消,无法接受治疗的患者纷纷表达不满,最终迫使文在寅政府不得不妥协。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韩国已经发生了四次医生反对医改的大规模集体行动,前三次政府最终都作出了妥协。然而,韩国政府对于此次医生集体辞职的态度似乎十分坚决,表示此次医学生扩招政策将不可逆转。

02

韩国究竟缺不缺医生?

眼下,韩国政府和医生团体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关键分歧在于韩国是否缺医生。双方对此各执己见。

根据2023年11月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韩国每1000名居民仅有2.6位医生,远低于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3.7位,位列发达国家之末。与此同时,韩国人均门诊就诊次数居OECD成员国之首。此外,韩国的医疗资源分配极不均衡。以江原道高城郡为例,每千人口仅有0.45位医生,而首尔市钟路区每千人口医生数高达16.29位。

在韩国除了首尔、仁川等大城市外,江原道、庆尚北道和全罗南道的居民中,只有不到45% 的居民能在30分钟内获得紧急护理。

据推测,韩国医疗领域中薄弱部分的医生缺口已经达到5000人。而随着韩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未来这一缺口预计会进一步扩大。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的预测,到2035年,医生缺口将达到27232人。

这么一看,韩国确实医生短缺,也存在医疗资源的不平衡的情况。

但在韩国医疗界看来,扩招并不能解决目前医生短缺的问题,真正造成医疗缺口的原因是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低廉的薪资待遇。

据大韩医师协会调查,住院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长达80小时,比多数医生高出近30小时,但他们的月平均工资却远远低于其他专科医生。另一项研究显示,随着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预计从2027年开始,韩国将出现医生供过于求的情况,到2035年可能出现7043名医生的过剩。政府一开始就误判了问题的根源,提出了错误的解决方案,因此大韩医师协会希望能够从根本上重新讨论这个问题。

韩国实习住院医生协会表示,除非政府解决“低薪等基本问题”,否则增加医生总数不会改善现状。

据韩联社3月20日报道,大韩医师协会20日表示,将团结韩国14万医生的力量,开展敦促尹锡悦政府下台的运动。

究竟是哪一方在此战役中获胜还未知晓,不如再让子弹飞一会儿。

每天给大家分享不同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