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沈文敏

“我国已成为世界物流大国,202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50万亿元,同比增长5.2%,显示出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强韧性。”3月22日在沪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展望2024年,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提质增效降本压力持续增大,钢铁物流和供应链领域挑战和机遇并存。

据介绍,今年2月中物联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显示经济恢复发展仍有不少压力。外需下滑和内需不足碰头,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并存,特别是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风险隐患,对于钢铁需求和市场价格带来较大冲击,也对钢铁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对此,何黎明认为,一是保持发展定力,深化降本增效提质挖潜。充分发掘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降本潜力,引导物流需求侧主动调整变革,深度整合资源,全面优化流程,有效对接供需,系统性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现代物流发展新模式,由单一降低物流成本转向提质增效降本,通过物流服务升级、效率提升来创造新价值,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挖掘新的“利润源”。

二是深化产业融合,促进供应链全链条整合。持续推动钢铁领域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化融合,串联产业供应链和物流服务链,引导企业从单一环节竞争向综合物流竞争、再向供应链竞争转变,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再造供应链物流组织新模式,构建灵活高效、韧性安全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激发形成产业转型新的增长点。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培育物流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钢铁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物流,以新技术、新模式实现“弯道超车”。积极发展平台经济,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以新业态实现“换道超车”,构建数字共享、协同共生的智慧物流新生态,增强穿越经济周期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