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龙年新春征集活动以“美丽中国里的规划故事”为主题,诚邀各行各业人士,用镜头捕捉大地的容颜,用画笔勾勒山河的轮廓,用文字描绘内心的感悟,发掘美丽中国里的规划故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www@planning.org.cn。

本文字数:2501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作者 | 赵栗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看来父亲真的老了!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念叨过去的人和事。

有些事我和母亲早就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他还是乐此不疲,沉浸其中。父亲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以及他的爷爷奶奶一起居住在天津市五大道睦南道的一座洋房小院,他听老一代人讲,解放前这座小院是天津矿务局的办公地,解放后当做公产房分配给了普通百姓居住。院子里有两座二层楼,一共居住着大约20户人家。生活的嘈杂声让他至今回想起来对那个院落并没有过多的好感,远不是现在看来那么静雅的感觉。想来他念叨的最多的就是他出生的那个小院儿里的玩伴,以及进入大院门口儿向里走二十米左右花坛左侧的那棵伴随他一起长大的芙蓉树。我和母亲总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他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我从上小学起就一直居住在和平区。节假日的时候,也经常和父母一起逛一逛五大道。时间长了,新鲜感早已消失,风景已经变成了寻常,不过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在五大道走一走,在公园里坐一坐。远离车水马龙,享受片刻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又念叨起他童年的往事,我问他:“爸爸,芙蓉树长什么样子,我怎么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他想了想,对我说:“好像还真是不多。树叶子小小的,开出的花是粉红色的,有点像蒲公英,很美的”。他给我和母亲翻看过去的老照片,翻了好久,才翻出一方小小的黑白照片。那是一张50多年前爷爷、奶奶结婚时照的全家福。照片里那棵芙蓉树半隐半现的出现在老照片左侧的角落里,大约也就半大孩子的拳头粗细,两人多高。想必那时的它根本称不上风景,怎能入得了摄影师的眼?我也有些失望,这么一棵小小的树,怎么让他如此念念不忘?

高中时暑假的一天,雨后难得的清凉,我和同学一起去水上公园游玩。远远的看见一棵开满了粉红色花的树,远远的看,真的好美。走近看了一眼它的介绍,原来这就是一棵芙蓉树。抬眼望去,碧绿的小小的叶子宛如含羞草,满眼粉红色的花朵形似轻盈柔软的绒球,如孔雀开屏一般。雨后落满地的芙蓉花在树下铺上一层粉红,真的好美好美,想必这才是父亲心中那棵芙蓉树的样子。

上大学后,我学了建筑学专业,由于专业课的需要,假期里我经常独自一人去五大道采风。那些我从小走熟的路,看遍的建筑,现在用专业的眼光看起来,又另有一番感受。五大道内汇集了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拜占庭式等各种风格的各国建筑,共同汇集成一曲曲凝固的音乐。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改建后的民园体育场,整体设计为英国古典建筑风格,清水砖外墙砌筑,与四邻近代风貌建筑错落有致。通过大师们的巧手,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造型。相比于父亲老照片里的老民园体育场,我感觉要美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专业研究的需要,我重新探究了一下民园体育场的历史。民园体育场是1926年英国人在当时的英租界修建的,它的建造图纸参照了伦敦的斯坦福桥足球场,是我国的第一个灯光足球场。建成后,在这里曾经举办过远东运动会、万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等国内外大型比赛,解放后一直是天津足球队的主场,是天津市民心目中的记忆坐标,见证了天津体育乃至中国体育的很多辉煌时刻。现在五大道观光马车马厩的位置,过去是球迷聚会的球迷角,联赛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一群球迷在那儿侃球。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民园体育场已不能满足社会和体育运动发展的需求,天津体育的比赛场地转移到天津泰达足球场和体育中心水滴体育场,民园体育场仿佛在天津市民中的记忆越来越淡化。2012年,有着86年历史的民园体育场拆除改造,开启了一次全新的蜕变,2014年5月1日对外开放,成为天津市市民休闲和锻炼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打卡的重要景点之一,百年体育场重新焕发了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采风中,我又一次偶然路过父亲生活过的院落,和往常一样,大门紧闭,门口三三两两的游客驻足观看。里面是一栋英式砖混结构二层小楼,外檐为清水砖墙,顶层为露台,楼房弧形的外立面转角使整座小楼更加柔和,给人丰富的视觉感受,二层的弧形阳台把小楼装点的更加漂亮。我突然想起了父亲说的那棵芙蓉树,走近大门,举起相机拍了一些照片。院子还是老照片的样子,但里面空无一人,我找了许久也不见父亲说的那棵芙蓉树,心中略有遗憾。或许,它早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论是否有人记得她。脑海中浮现出父亲儿时和伙伴们在树下欢快玩耍的样子,仿佛看到了那棵芙蓉树陪伴着父亲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五大道和民园体育场的历史变迁,也引发了我对保护与发展的思考。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建筑便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面独特的镜子,这面镜子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回来的路上,看着五大道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他们都像一本厚重的书。伴随着夏日的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向来往的人默默地诉说它们背后的人和故事,越看越有新的感触。河北路上的公交站依然还在那里,但父亲讲述的那个小食品亭和它对面的楼外楼食品店早已没有了踪影,只能在心里品味着父亲诉说的老糖果和老天津酸奶的童年味道。在脑海中还原着他儿时和伙伴们欢跑的身影,芙蓉树摇曳着婆娑的倩影伴随他们歌唱。

一阵观光马车的马蹄声和铃声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看着游客们欢快的笑脸,我想他们可能和我一样,觉得现在的五大道是最好最美的。但在父亲的心里,也许那时候的五大道,那时的小院儿才是最值得怀念的,哪怕那棵芙蓉树可能早已不在,但在父亲的心里,他还在茁壮地成长。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愿一代人比一代人生活美好!

愿每个人如你所愿,生活美好,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录下那些因规划而焕然一新的街区

讲述因规划而更加和谐的社区

刻画因规划而更加宜居的城区

分享因规划而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城市规划”龙年新春征集活动

等你来投稿

了解更多详情

SPRING FESTIVAL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春节征集|刘鹏飞、许鑫磊:美丽中国的规划故事——基于文化自信的乡村蝶变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春节征集|何思黔:灯火里的家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春节征集|刘晋华:美丽中国里的规划故事——从身边小事看大国之变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