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塔,它坐落在日本的宫崎县,那里的塔身由宫崎的石头筑成,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塔基下那372块来自他国的石头,其中竟有238块来自遥远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塔,因其特殊的背景与寓意,被冠以“最恶毒的镇魂塔”之名,它就是“八紘一宇塔”。 这座塔为何会与中国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为何会压着那么多的中国石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与阴谋。

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自16世纪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便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对内集权统治,对外武力扩张,成为了日本发展的铁律。这种思想,如同毒瘤一般,不断侵蚀着日本人的心灵。

到了20世纪,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为了巩固政权,统治者建立了天皇制度,天皇成为了日本人的精神领袖。为了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天皇宣扬神道,大肆兴建镇魂塔和神社,让民众顶礼膜拜。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日本为了鼓舞军队士气,开始筹建“八紘一宇塔”。这个“八紘一宇”,其实源自中国古代的文献《列子·汤问》中的“八纮九野之水”,意指天下。而在这里,日本将其解释为世界的统一,意图通过武力,将全世界纳入其统治之下。

为了彰显这座塔的“神圣”与“威严”,日本军方下令,每占领中国一块土地,就要收集两块石头,一块在驻地收集,一块在前线战场收集,并标注来源地。于是,那些来自中国长城、黄鹤楼、泰山、庐山、南京中山陵等地的石头,就这样被强行拆下,运往日本,被压在了“八紘一宇塔”的塔基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石头,不仅仅是中国的瑰宝,更是中国人民的血泪与屈辱。它们被压在塔下,如同被日本军国主义踩在脚下,寓意着中国的屈辱与沉沦。而这座塔,也因此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铁证。

为了建造这座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野心的“八纮一宇塔”,天皇不惜从国库拨出500万日元巨资,而日本民众也纷纷响应,慷慨解囊,再捐出500万日元。

可以说,这座塔不仅是金钱的堆砌,更是日本军国主义狂妄自大和嚣张气焰的集中体现。 这座塔高达37米,巍峨耸立,其四面雕刻着不同的神灵形象,荒御魂、幸御魂、御魂和奇御魂,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日本军国主义狂热的信仰与追求。

而塔的四面浮雕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万世一系”、“民族协和”、“神武东征”、“天孙降临”,这些图案和文字无一不在展示着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与狂妄。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塔基上堆积着1789块石料。其中,1417块来自日本本土,而剩余的371块则分别来自库页岛、朝鲜和中国。特别是那238块来自中国的石料,其中96块更是取自中国的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长城、黄鹤楼、泰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石头,本应是中国的瑰宝,却被日本强行拆下,用来支撑他们的“荣耀之塔”。 这座塔的背面,更是毫不掩饰地镌刻着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所谓“战绩”,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他们的“伟大”与“光荣”。

然而,这样的嚣张气焰,终究在太平洋战争的炮火中烟消云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任何企图通过侵略和扩张来实现自身利益的行径,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战败后的日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曾经的嚣张气焰和狂妄野心在无情的战火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于是,那座曾经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野心的“八纮一宇塔”,在战败的阴影下被灰溜溜地改名为八纮公园,后又于1957年更名为和平公园。

然而,历史的阴霾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1965年,当日本高层认为已经躲过了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众的追究时,他们竟又恢复了“八纮一宇塔”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对历史的轻蔑和篡改,无疑是对受害国的二次伤害。 为了掩人耳目,日本甚至心虚地将“八纮一宇”四个大字解释为“永远和平”,试图将曾经的侵略行为洗白为追求和平的壮举。

更为荒谬的是,他们还将塔基下那些掠夺而来的石料改称是友国送来的礼物,这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做法,无疑是对历史的极大不尊重。 然而,真正的罪行是欲盖弥彰。

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更不会因为一些表面的改变而被抹去。那些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他们的痛苦和记忆是永远无法被抹去的。

值得欣慰的是,日本民众中也存在着反战的声音。他们自发成立研究“八纮一宇”的民间团体,揭露这座罪恶之塔的真面目,并制成了《石头的言证——和平之塔的真实》的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努力,虽然微小,但却是对历史真相的一种坚守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