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棒山口战斗“

话说"棒山口战斗“

曾易成

曾易成

山口位于我国藏南地区,错那至达旺之间,非法的"麦克馬洪线″上。棒山口战斗是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一階段(克节朗战役)的重要组成部份。参战部队有,山南军分区独立营1、2、3连及机炮连,即"郭指″、还有11师31团2营。指挥员我记得起的有,31团参谋长项中义,营长常守英,四连连长白寿山,指导员安俊嶺,六连连长郝明奇等。我时任四连一排付排长兼一班长,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战斗,也是在62年自卫反击战参加的第一次战斗。

(作者军装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军装照)

战前我们二营四连住江孜县重孜寺,一九六二年十月十八日上午,指导员安俊嶺作了出发动员,连长白寿山宣布了,对部份付排长,班长调整的决定:1、4、7、10班长由付排长兼任,班长降为付班长。散会后就做出发准备,把用不上的东西都打成包交到指定的保管人员处。下午在等待出发时,迎来了一批新战友,即62年入伍新兵。刚给他们发了枪,就来了四台从地方征用的解放车。各排就组织上车,一个排坐一台车,挤得紧紧的坐着。具体到什么地方去,当时我们都不知道。

十九日上午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车停了下来,由副连长史洪信、湯叶连组织,让新兵每人打了三发子弹,体验了一下枪声,就又上车,到下午行至错那县,一个叫"肖″的地方(边防团夏德贵战友告诉我,哪是肖民警点)。全部都下车了。那里有温泉,以排为单位洗了澡,再次进行了清装,把凡是打仗用不着的东西,都打包交给连"上事″卫荣贵保管,并要求大家在衣服内写上姓名,收件人地址。为什么要写这个,新兵是不知道的,老兵都明白啥意思,只不过都默默的不说。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我们就又出发了,我们四连走在最前面。据时任连党支部委员,二排付兼四班长的师虎平战友回忆:在"肖″出发前开了支部委员会,决定由他们班担任爆破组,捆扎了两个15斤重的TNT炸药包,因怕负重增加,会影响行军速度,决定由他在连里随易选一人,参加爆破组,他选了二排机枪班班长周起顺(洛川县人58年兵,共产党员,思想素质好,身体棒),后因战斗进行顺利,炸药包没用上。那天晚上特别黑,申手不见五指,很不好走,都一个挨一个的紧跟着,不时能听到有人跌倒,有人的头碰在,前面战友揹的锅上,"咚″的响声。

行至下半夜,隐约能看見,距我们较远的高处有灯光,我们好像就奔那去的。天快大亮的時候,我看到无后座力炮。喷出长长红红的火焰,据时任4连通信员的杨明团说,他看见了红色信号弹。大家听見隆隆的炮声,一夜的行军的疲劳,一扫而尽,精神倍增,都加快速度爬上山去。

敌人密集的子弹从我们的头顶呼啸而过,干部和老兵们都站着向敌人方向观察,有的新兵,不敢台头。这时我看見新兵周树祥,还在距我们20多米的坡下坐着,我对着付班长曾椅清大声说:快去,把他弄上来″。这时连长白寿山发出了“同志们冲啊!”的命令。我们都端着枪,成散兵队形,奋不顾身,朝着敌人的主要据点"老营房″冲去。

山南军分区独立营即郭指部队冲在了我们前面。据独立营一连夏德贵说:他们部队,一直就在棒山口与印军对峙着的,印军经常挑衅,他们心中怒火早就在燃烧,作战方案事先就做好了。所以先于31团2营向敌人发起进攻。当他们正在与敌人进行激烈战斗的时候,我们四连也冲上去了,二营其他连队也都上来了。

刹时棒山口,枪声炮声,冲锋的呐喊声,好像大地也在颤动,發出|了怒吼聲,說給我狠狠的教訓教訓這些印度鬼子。以泰山压顶之势,一阵猛冲猛打,就把敌人打垮了。他们一部份往达旺方向逃跑了,一部份钻进老营房附近的杜鹃林。郭指部队沿小道追击向达旺方向逃跑的敌人,我们四连就围歼逃散在老营房林子中的敌人。敌人凭借密林的掩护,还顽强向我们射击,我们看不見他们。

连长命令:进入林子搜索,坚决歼灭敌人。树林中全是巨石,石逢中长了茂密的,两米多高的杜鹃树,行动非常困难,我们分成三人一小组,散开队形,搜索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搜索,枪声停止了,我们班抓了两个俘虏,缴了一挺机枪,把俘虏押到小路边和武器一起,交给了连部集中管理。

在小路边我看見了敌人的伙房,我就向那跑去,有一个被打死的印度兵,横在了门口,我踹了他一脚进去一看,灶上有一摞薄饼,我没加思索的就拿出来,分给战友们吃了。因为我们一天都没吃东西了,饼薄并带点辢味。这件事距今已60多年了,2017年西安战友聚会,与战友们谈起还津津乐道,85岁的李成仁战友哈哈大笑地说:那次我们还吃了,印度兵烙的饼子,一句"谢谢″的话都没说。

我刚开心地吃完印度兵的饼,连长就来给我说,曾易成你去给营部送信,报告这的情况。我说你不是有通信员嗎?他说他们和营首长不熟悉。(因为我给营首长当过通信员)我二话没说,立馬动身,就沿着來的那条小路返回,去营部送信。

那时枪声虽停,但战斗硝烟还没散尽,林子里可能还有敌人。我已顾不上这些了,只想尽快去找到营部完成送信任务。路上我还捡了四板(40发)战斗时丢下的半自动步枪子弹。这些子弹我一直带着,直至1969年部队在林县"支农″,掛包与腊燭太近,烧爆了一发,我差点受伤,才交给了连军械员(这是后话)。我约跑了一公里多找到营部,向首长报告了情况。营长常守英说:你不用单独行动了,这会儿还是很危险的,随营部一起走吧。我就和营部一起到了老营房处,回到了连队。

回到连队战友们就给我说:你刚走,我们就遭到敌人密集的炮弹袭击,幸运的是我们及时隐蔽到大石头后边,没有人受伤。

我们连和营部在敌人老营房处待命到下午,才从棒山口左側山沟向达旺迂迴追击前进。那天晚上行军,我们还抓了一个俘虏(是棒山口战斗打散的敌人),把他押在队伍里,走了一整夜,那家伙很老实,乖乖的跟着走。

我見到田启元团长。

21日早上我接受护送病号任务,我和那个病号22日上午才走出山沟,我看到有几个军官,面向西山口方向指手划脚说话,我离他们约十几米远时,一个陕北口音的少校军官指着我问:"那个单位的,人怎么成这样子了″?我向他敬礼报告了单位,他说赶快送到救护所去并给我指了位置,约有30多米远,的一个破房子里。去交接完出来,他们还在哪,就去问31团2营在哪,那个少校軍官指着通向达旺方向的一条小路说,顺着这小路一直走就会找到了。

后来白连长给我说,那个少校是33团田启元团长,人们传说的"田二杆子"。我沿着他指的方向,一路小跑约一个小时,就在达旺下边公路边找到了队伍。

笫一战役结束后,我们营在江达待命,听传达战报才知道,打了大胜仗,歼灭印军一个旅,友军抓到了达尔维准将,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经历这次战斗,历炼了我的意志,丰富了我的人生,它是我永远的记忆!

(作者当前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当前的照片)

注:

1,"老营房″是印军设在棒山口的主要据点

2,由于那场战争已60多年了,我已是80多歲了。参加那次战斗的人数众多,很多战友仍健在,回忆如有差错,请批评指正。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 作者简介: 

曾易成:陕西省富县人。1941年出生,1958入伍,曾服役于十一师三十一团。参加过西藏平叛战斗,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978年四川乐山军分区转业。军校毕业,职称,政工师。曾写过军旅生活短文。

作者:曾易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曾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