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 512 作者:听风者 制图:傲慢的上校

伊犁河自天山一路奔腾,向西流经伊犁河谷,越过霍尔果斯,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作为巴尔喀什湖湖水补给的主力,伊犁河给这里带来了大量的淡水,充裕的淡水补给抵抗住了高强度的湖水蒸发,使得巴尔喀什湖呈现出近一半的淡水湖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犁河为巴尔喀什湖带来了七成的湖水。图源wik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水是养育人口,发展农业和城市的必然要素,凭借淡水湖发展壮大的城市不在少数,如安大略湖北岸的多伦多、密歇根湖西岸的芝加哥。然而,作为中亚第一大淡水湖的巴尔喀什湖,却一反常态,并没有孕育出较大城市,该湖北岸最大城市巴尔喀什市,至今也只不过是哈萨克斯坦境内一座三流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喀什市与巴尔喀什湖的相互眺望。图源wiki。

与生俱来的城市优势

中亚是全世界大陆性气候最为明显的地区,这里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植被稀疏。炙热的夏天使得这里的湖水大量蒸发,造成了包括咸海在内的上千个咸水湖,咸水湖不能直接饮用和灌溉,实用价值自然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面积庞大且一半为淡水湖的巴尔喀什湖显得弥足珍贵,加之巴尔喀什湖所处的哈萨克斯坦东南地区多为平原丘陵地形,有利于发展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太空看巴尔喀什湖。图源NASA。

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在这里修建了阿克达拉大渠等引水工程,利用平坦的地形和充足的淡水发展农业。此后,巴尔喀什湖沿岸尤其湖东南岸伊犁河河口三角洲地区耕地迅速扩大达到5.7万公顷,棉花和水稻产量随之剧增,伊犁河河口城市奎甘也从中受益,得到一定发展(并不是所有淡水湖都具有这样的优势,伊塞克湖地处天山北部,海拔较高,高原山地气候明显,且四周环山,与外部阻碍重重,并不适合农业及城市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靠伊犁河灌溉的三角洲稻田。图源wiki。

同时,平坦开阔的地形造就了巴尔喀什湖沿岸城市与外部交流的可能。哈萨克斯坦北部至东南部铁路贯穿巴尔喀什湖西南沿岸,拉动了萨雷沙甘等一众城市的发展

细长如“虫子”的整体形状和湖泊内部曲折的“湖岸线”则为巴尔喀什湖沿岸各城市之间的交往增添了多样性。早在1931年的苏联时期,这里就建设了诸如布鲁拜塔尔港和布尔柳托别港等数十座这样的优良港口,并且建造了两艘轮船和三艘驳船(后来发展至近百艘),这些航船将巴尔喀什湖沿岸的城市紧密的串联起来,运输城市间所需的粮食及生活物资。布鲁拜塔尔和卡拉巴斯等沿岸城市也凭借水运优势发展起来,其中布鲁拜塔尔既有水运港口又有铁路经过,其城市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途经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列车。图源wiki。

除了必须的淡水、农业和交通,工业的发展则是一座城市由兴起到壮大的关键所在。发达的工业城市,往往离不开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加持。

1928年,由苏联地质学家米哈伊尔·鲁萨科夫率领的列宁格勒地质勘探队抵达巴尔喀什湖北岸,该地质勘探队对巴尔喀什北部的铜矿进行了第一次勘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他们认为巴尔喀什湖北岸富含优质铜矿,建议兴建铜冶炼厂。1932年苏联拨款一亿卢布在这里建设工厂,此后,以巴尔喀什市为代表的铜矿开采和冶炼城市迅速崛起。二战期间,巴尔喀什市生产的工业产品被广泛应用在苏联坦克和大炮上,为苏联阻击德军的入侵作出了巨大贡献,巴尔喀什市也因此成为苏联在中亚地区最重要的铜工业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喀什市炼铜厂。图源wiki。

阿拉木图的“截胡”

正当以巴尔喀什市为代表的巴尔喀什湖沿岸城市沉浸在未来发展的幻想之中时,远在三百多公里外的阿拉木图打破了这个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图源wiki。

前面说到,巴尔喀什湖沿岸城市与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淡水,而巴尔喀什湖的淡水主要来自伊犁河。据统计,巴尔喀什湖水量的七成来源于伊犁河,也就是说,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水量的多少决定着该湖的生死,也极大地影响着巴尔喀什湖沿岸城市的发展命运

1965年,苏联为保障阿拉木图和比什凯克等大城市用水问题及附近农业灌溉需要,开始在伊犁河中游建设卡普恰盖水库。阿拉木图和比什凯克均位于天山北部,两市分别是当时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和吉尔吉斯的首府城市,也是其共和国内第一大城市,其中阿拉木图市当时人口超过百万,城市人口及工业用水一直困扰着苏联,于是1965年当局下令在伊犁河中游修建大型水库,将伊犁河河水接入阿拉木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达四年的艰苦修筑,1969年卡普恰盖水库建成并于次年开始蓄水,长达十年的蓄水期使得卡普恰盖水库成长为面积高达1847平方公里的大型水库,水库的淡水不仅源源不断供给阿拉木图,而且使得周围新开辟的农田得以灌溉。然而由于卡普恰盖水库的截流,阿拉木图等城市对淡水的过度吸食,巴尔喀什湖在1970到1987年间水位持续下降,几次打破历史最低位纪录,湖水面积也随之减小,这给巴尔喀什湖沿岸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忧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阔的卡普恰盖水库截流了伊犁河大部河水。图源wiki。

不仅如此,卡普恰盖水库的建成及蓄水对巴尔喀什湖沿岸尤其南岸的农业灌溉区更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伊犁河三角洲地区曾有大大小小约2000个湖泊,1970年以后卡普恰盖水库蓄水后伊犁河下游水量直线下降,这些湖泊开始萎缩甚至消失。

更为严峻的是,原本丰水期在三角洲地区形成的洪水现象不再发生,洪水的消失,一方面使得三角洲洪水期滩得不到定期洪水滋润补给,农业区得不到水源灌溉,导致滩涂退化,农田消失,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也借机大肆扩张,直逼巴尔喀什湖南岸;另一方面由于水量减少河流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沉积于三角洲堵塞河道,河流过水能力减弱,致使三角洲的水量消耗日益增大,造成入湖水量减少,加重了巴尔喀什湖水位的下降。虽然苏联当局在1986年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组织开展调节和疏浚工作,但已无法挽回巴尔喀什湖沿岸长达十年的发展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数年,沙漠化成了南岸最严重的问题。图源wiki。

巴尔喀什,全湖的希望

相较之下,淡水的截流和减少对巴尔喀什湖南岸城市的影响要远大于北岸

其中以巴尔喀什为核心的北岸城市因铜矿的冶炼而经历了数十年黄金发展期。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并于而已十一世纪前夕迁都北方城市阿克莫拉(即今天阿斯塔纳),为了加强新首都与原首都之间的联系,哈萨克斯坦着手修建连通两市的铁路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繁忙的阿拉木图铁路枢纽。图源wiki。

该铁路依据原有部分线路,从阿克莫拉出发向东南至卡拉干达,经过巴尔喀什湖西南边缘,向东抵达阿拉木图。由于该铁路沟通哈萨克斯坦最发达的经济区域,建成运营不久就成为了该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可惜的是,巴尔喀什湖沿岸最大城市巴尔喀什市并没有成为这条铁路干线的节点城市,虽然后来又修建了贯穿巴尔喀什市的湖北岸铁路,但其运输量根本无法匹敌干线,巴尔喀什市就此错失了铁路带来的发展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二十一世纪,哈萨克斯坦加强了对巴尔喀什湖沿岸及伊犁河三角洲的生态治理,并且整顿了湖北岸城市因冶炼铜矿造成的环境与水体污染,巴尔喀什湖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哈萨克斯坦也借此发展生态旅游,将整个湖区纳入国家旅游发展规划中

2020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巴尔喀什湖旅游吸引力,当地政府计划修建20多处疗养设施和7处旅游度假区,并完成卡拉干达至巴尔喀什公路的翻新和巴尔喀什机场的扩建升级。巴尔喀什市长奥拉兹·塔乌尔别科夫表示,新建成的巴尔喀什湖旅游区将吸引以往五倍游客,创造近千亿坚戈经济价值。借助旅游业的兴起,巴尔喀什市或许将迎来下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考察巴尔喀什湖,要求当地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图源wiki。

巴尔喀什湖古称“夷播海”,原是边界湖泊,几经变迁,连同大部分伊犁河归属他国。数百年来,巴尔喀什湖总体稳定,相较于锡尔河和阿姆河分属各国以致滥用水源,导致下游咸海萎缩甚至濒临消失,伊犁河上游(我国伊犁地区)人民对河水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使得巴尔喀什湖补给始终不断,避免了消失的可能。反之,巴尔喀什湖的稳定及沿岸城市的发展壮大,遏制了周围地区荒漠化趋势,又为边境生态安全和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参考资料:东咸西淡的巴尔喀什湖.杨印书;巴尔喀什湖生态水位演变分析及调控对策.邓铭 王志杰 王姣妍;发展以卡普恰盖水库为基地的灌溉农业.艾捷科娃娃(苏联);卡普恰盖水库对伊犁河径流特征及下游生态径流的影响.赵萍 夏自强 陈起川 周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