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老火车站真因为“殖民主义标志”被拆的吗?很显然不是。

济南其实有两个老火车站,一个是津浦路济南火车站(天津到浦口),一个是胶济路济南火车站(青岛到济南),前者是清政府建的,后者才是德国殖民主义者建的。

当初拆除的是前者,后者一直保存到现在,以前是铁路局机关楼,后来改成了铁路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有人说了,你说不是殖民主义者建的,怎么被拆的火车站,是德式建筑呢?

是这样,虽然j津浦路的构想很早就由时任直隶提督的刘铭传提出来,并且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儿子也就是去圣彼得堡讨还新疆伊犁河谷部分土地的曾纪泽,都曾经倡议建造,但朝廷没钱,保守派又不同意找洋人借贷。

直到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以后,因为时局的原因,才不得不找德国和英国借贷。

根据协议,北面是德国派员督造,南面是英国派员督造。所以津浦路火车站的风格就形成了“北德南英”的风貌。但津浦路的所有权是归大清的。

而胶济路是胶东德占时期的产物,倒真的是德国殖民主义者建的。

抗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便捷铁路运输,才将津浦路和胶济路连在一起,而原来的胶济路济南火车站,被改为济南铁路局机关。

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津浦路济南火车站,早以前的候车大厅,已被改为了售票厅,而候车场所,是另外将就着安排的,非常拥挤。

所以当初讨论“拆旧建新”时,济南民间并没啥反对意见,毕竟火车站的基本职能是收发旅客,而当时津浦路济南火车站当时已经满足不了这个职能。

所以,当时说拆就拆了。

济南人是在济南西站和济南东站,分别于2011年和2018年建成后,才开始特别后悔,当初不该拆老火车站的。要是能保留做个历史景观,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穷啊!根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财力,当初最为经济的选择,的确是在老火车站的站址上拆旧建新,否则等于要重新规划铁路线,搞拆迁,那所要的经费就大了去了。

作为同样有老火车站的上海,为啥能保留英式的“老北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一是“老北站”在“新客站”以东,本来这段路也要用来存列车;二是老火车站和周围的建筑,与胶济路济南火车站一样,是铁路局机关驻地,拆了,上海铁路局的职工得挪地方办公,又得另花钱。

所以,津浦路济南火车站被拆旧建新,虽然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在当时确实是最最省钱的安排,而老百姓呢,出于出行方便的考量,当时也没强烈反对过。

只是现在山东有钱了,高铁站也择地另建了,有些人就想买后悔药啦!

但上哪买呢?津浦路济南火车站的拆旧建新,其实就是那个时代“小步快跑”的缩影。脱离了客观事实,求全责备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争当事后诸葛亮这种真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