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咱们的队伍吗?(164)

主 编:崔晓汉

总撰稿:徐焰

顾 问:毛新宇

1964年,中共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一线,主要是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三线是指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包括云、贵、川、陕、甘、宁、青、晋、豫、鄂、湘11省、自治区,主要是长城以南、京广铁路线以西广大地区;二线则是位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中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西南三线。西南三线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并不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中央为什么要做出这一决定呢?

加强战争准备,重视建设三线

中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西南三线,主要是出于备战考虑。旧中国,仅有的一点基础很薄弱的现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东北,广大内地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全国解放后的几年中,这种工业布局极不合理的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变化不大。据此,毛泽东要求积极发展内地工业,建设全国战略后方。这一构思是有其依据的。进入60年代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美国在我国的南大门发动了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印度在中印边界上挑起了军事冲突:我国北部边境地区气氛也很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准备战争是完全必要的,做好战争准备的重要一条就是建设战略后方,从地理位置、人口、农业生产、气候、资源等条件看,西南地区是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过去曾经出现过两种极端倾向:要么只发展沿海,忽视发展内地工业;要么只强调建设内地,不注意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要重视利用已有工业基础,加快西南三线建设。他特别强调,“攀枝花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建设不起来,睡不着觉。”攀枝花钢铁基地是三线建设的重点,毛泽东讲话的精神实质,是要求加快三线建设步伐。

党中央非常重视西南三线建设,196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加强对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并且还专门成立了三线铁道建设总指挥部和铁道兵总指挥部。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如邓小平、彭真、贺龙、陈毅、李富春、谭震林、薄一波等,都先后到西南三线建设现场实地考察和指导工作。国家计委、建委、铁道、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水电、建工、建材、轻工、纺织等部委,都派出工作组入川,组成指挥部,踏探选址,计划和设计新建项目。

按照三线建设的计划,西南三线要建设几个工业基地,主要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武器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以重庆到万县为中心的造船工业基地;以乌溪为中心、沿成昆线布置的原子能工业基地。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和修建成昆铁路,是西南三线建设最重要的两个大项目。1967年3月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三线建设委员会的许多领导被揪斗,三线建委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工作,但攀枝花钢厂仍然坚持生产。当时在攀枝花支左的是铁道兵第五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一直坚持生产,攀枝花钢铁基地后来成为世界惟一的高钒钛矿钢铁厂。

全国一盘棋,各地大力支援

在三线建设中,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给予了大力支持。由于西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中央决定从沿海和内地搬迁部分工厂支援三线,华东地区从上海、无锡、常州、南京,杭州和山东等地搬迁了一些工厂,涉及机械、制药、棉纺、仪器仪表等行业,大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也来到三线参加建设。那里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参加三线建设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一面建设,一面生产,为国家服务。

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之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到1972年,西南三线建设的第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主要成果有:成昆、川黔、贵昆、湘黔、襄渝铁路通车;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基地、长城钢厂;化工工业方面建成了重庆化工厂,川南化工厂、成都青霉素厂、西南合成制药厂等;以成都和贵州都匀、凯里为中心,建成了二十多个电子工厂和研究所;飞机制造工业在遵义、安顺和成都地区,都形成了规模,航天工业方面,绵阳地区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风洞试验场,川南川北的原子能工业也迅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线建设的过程历经曲折,当年对于战争危险的过于严重的估计和“文化大革命”对三线建设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在1967年3月以后就已经不存在了,生产一度受到干扰。1969年6月,中央召开会议,讨论恢复三线建设的问题,决定成立四川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此后,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西南三线地区建立起以军工企业为主体的大、中型企业群,创建了航天、航空、核工业、电子、化工、重型机械等国家主导产业,工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攻克了一系列的尖端技术,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重新调整改造,继续发挥作用

对三线建设的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直有不同认识。由于集中力量进行三线建设,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曾经受到一定影响,在“山、散、洞”原则指导下建设国防工业也造成了一些浪费。但从全局来看,三线建设的成就是不容否定的。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建设,对于改善我国工业布局,发展内陆地区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国家在西南三线建设的投资是400多个亿,军工投资只占20%左右,主要投资是用于基础建设,如龚嘴电站,六盘水煤矿、铁矿等等。三线建设对西南各省的工业、科研、教育、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四川的工业基础就是三线建设时打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加快了对沿海地区的开发,加上当年地处内陆封闭地区的许多企业效益很差,西南三线工业出现了一些困难。对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对三线建设作了一些调整。从 1984年开始,国家共投资20亿元对三线建设分三批进行调整改造。许多工厂经过改造,走上军民结合的道路,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