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建设正在加快推进。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34个项目建成投产,22个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全年新增铁路里程约3637公里,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比重超75%;更为可喜的是,“八横八纵”高铁主干通道已经建成投产约3.64万公里,占比约为80%,已经开工建设的里程约6700公里,占比约为15%!2024年,中国继续加大对铁路投入力度,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运输总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近日,我国计划在2024年开通的14条/段高铁(全长超1700公里、总投资近3700亿元)迎来了新进展,安徽、四川、浙江是大赢家,广西、湖北将实现“市市通高铁”的历史性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三角将有4条高铁在年内开通运营,全长约660公里,总投资达将近1230亿元。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制造业先进、科技实力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地区铁路总里程达到1.43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更是超过7100公里,是全国高铁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全年发送旅客达到了8.08亿人次!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全力推进合新、巢马、杭衢、北沿江、宁淮、甬舟等高铁建设,计划在2024年内完成超1400亿元的路基建投资。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67万公里,高铁总里程将突破9000公里,达到9200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基本建成。

在2024年新开通的4条高铁当中,池黄高铁将成为2024年全国开通的第1条高铁。池黄高铁全部位于安徽境内,全长约125公里,但完美串联了九华山、太平湖、黄山等世界级旅游景点,而被称为“旅游高铁”;据悉,该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196.3亿元,目前基本完成了联调联试工作,正在进行开通前集中检查工作,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有望在4月底开通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位于皖南山区的宣绩高铁也将在年内开通运营。该高铁是苏皖赣高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11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177亿元(含宁国改线段约20.4亿元),已于2024年1月进入全线铺轨阶段,预计在4月完成铺轨施工任务,全线预计在2024年9月开通运营,届时,南昌将形成直达南京的高铁通道,皖南地区在全国高铁网中的地位愈发重要,黄山成为安徽仅次于合肥的高铁枢纽。

沪苏湖高铁则让安徽实现“大捡漏”!该高铁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串联上海、苏州、湖州等城市,共设车站8座,全长约163.5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367.95亿元。2024年3月初,该高铁进入了全线铺轨阶段,沿线新建车站进展顺利,全线将在年内开通运营。沪苏湖高铁建成通车后,安徽成为受益最大的省份,合肥形成直达上海的“350高铁”通道,芜湖、宣城到达上海的时间约为1.5小时、1小时,不再需要绕道杭州,大大压缩了皖南和上海的时空距离

杭温高铁则是全国第2条“民营高铁”。一期工程北起桐庐东站,终点在温州南站,全长约2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390.1亿元;二期工程从义乌到杭州,全长约5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94.8亿元。目前,杭温高铁一期项目主线已全面贯通,站房主体已全面完成,四电工程已开始送电,2024年3月开始进行动态验收等工作,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届时,杭州和温州实现1小时通达,大大压缩杭州、金义、温州这3大都市圈的时空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华南地区,粤桂各有1条高铁开通运营,全长约289公里,总投资434亿元。其中,作为南深高铁重要组成部分的南玉城际铁路进入了开通前的冲刺阶段,截至2024年2月底,该铁路主体工程完成99%,铺轨完成75.8%,“四电”工程完成76%,路基、隧道工程全部完成,六律邕江特大桥预计在3月份实现合拢!据悉,南玉城际铁路正线全长约19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267.68亿元,是广西自主投资建设的高铁,原计划在2024年6月开通,但按照目前进度能否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待观察。不得不提的是,南玉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玉林将由“普速动车”时代升级为“350高铁时代”,由广西最后一个开通高铁的城市升格为广西第3个开通“350高铁”的城市,广西也将成为全国第9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龙高铁则是杭广高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铁是广东第1条全额出资建设的“350高铁”,共设车站4座,全长约9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166亿元。目前,梅龙高铁正在全力推进各项建设,截至2024年3月初,该高铁的桥梁、隧道、路基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梅州段无砟轨道施工已经完成,轨道、“四电”、站房等工程有序推进,在2024年年内具备开通条件,届时,梅州到广州、深圳最快1.5小时通达,梅州进一步融入大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南地区,将有3条/段铁路开通运营,四川是大赢家。其中,设计标准最高、线路最长的是渝昆高铁(川渝段)。该段该铁全长约292公里,共设车站11座,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489亿元。2024年2月初,该段高铁已经实现了铺轨贯通,即将开始静态验收等工作,预计在2024年中进行联调联试工作,年内具备全线开通运营条件。

四川自主投资建设第2条铁路——巴中至南充铁路预计在2024年6月开通运营。该高铁是汉巴南高铁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14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总投资约216亿元。2024年1月底,该铁路已经完成了全线铺轨任务,正在进行“四电”工程、站房工程等工作,为后续联调联试、试运行等工作奠定基础。该铁路开通运行后,巴中至成都约145分钟,至重庆约105分钟,助推巴中更好地融入成渝双城,实现借力发展。

成黄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也有望在年内打通。成黄铁路全长约27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货车120km/h),是川青铁路重要组成部分,初始计划投资235亿元(最终投资或超400亿元)。2023年11月28日,青白江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川西北地区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全长约70公里,但因全长约23公里的德胜隧道未能贯通,推迟到2024年开通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华北地区,涉及山东的2条高铁即将开通。其中,投资额度最大、设计标准最高的是潍烟高铁。该高铁是山东自主投资建设的高铁,全长约23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492.5亿元,每公里造价高达2.1亿元。据悉,该高铁共设车站10座,因沿线途经区域均为县城(县级市、市辖区),而被称为“县城高铁”。目前,该高铁已经完成铺轨,相关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即将进入静态验收阶段,全线预计在2024年9月开通运营。

多次“爽约”的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段)也迎来了新进展。该段高铁是鲁南高铁大通道关键路段,全长约47.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49亿元。截至2024年3月6日,该段高铁已经完成了静态验收工作并同时开始了动态验收,将进行系统性综合调试,对铁路整体工程安全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全线预计在今年6月开通运营。

潍烟高铁和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段)开通运营后,山东高铁将新增总里程约240公里,高铁总里程将超3000公里,继续位居全国高铁总里程排行榜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境内高铁大多是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目前在建的高铁还有津维高铁、潍宿高铁、济枣高铁等,这些高铁开通运营后,山东高铁总里程将继续排名全国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北地区,甘肃和宁夏各有1条高速铁路开通。其中,银川至惠农高铁是京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正线约100.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总投资128.7亿元,已于2019年全面开工建设,并在2023年12月完成了全线铺轨任务,预计在2024年6月开通运营。届时,石嘴山将进入高铁时代,宁夏也仅剩下固原在等待高铁时代的到来。

在甘肃境内,河西走廊高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有望在2024年6月开通运营。该段高铁全长约195公里,共设车站5座,总投资约256亿元,甘肃出资约42%,国铁集团出资约28%,剩余30%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2024年2月,该段铁路进入了静态验收阶段,从3月开始将开展联调联试和试运行等工作。此外,武威至张掖段也迎来了好消息,初步设计有望在年内获批,距离打通河西走廊为时不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则在年内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目前,湖北13个市(州)当中,已经有12个开通了高铁,甚至大部分城市已经开通了“350高铁”,仅剩下荆门未能开通高铁(荆州已经开通了时速200公里的汉宜铁路)。目前,荆门至荆州高铁正在加快推进,该高铁全长约7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125亿元,已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2024年2月,该高铁已经进入铺轨阶段,全线预计在2024年12月开通运营。届时,湖北所有市州将开通高铁,成为全国第10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当然了,湖北高铁建设力度还在不断加大。据统计,2024年湖北将完成铁路投资约400亿元,到2025年将新增里程约608公里,高铁总里程达到2750公里,位列全国第4位;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将达到1844公里,位列全国第5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高铁建设继续加快推进。从建设重点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是高铁建设的重点,如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以及成渝地区等,这些区域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是人口集中、工业齐全、科技实力强、制造业先进的区域,有足够的实力建设密集高铁网。此外,我国“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将在2024年扩容,广西和湖北将实现这个历史性任务,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未来,“八横八纵”主干高铁通道、沿边铁路、进藏铁路等将成为建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