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曾经的农活中最能磨炼耐心的,要数翻土了。说是翻地、挖地、挖田也行,就是把农田土壤翻过来晒太阳。有人会奇怪,拖拉机呢?耕牛呢?是的。但农业机械化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拖拉机普及还不久。我说的“那时”,生产队仅有3头耕牛,后来才有1台拖拉机,春耕靠它们是来不及的。何况翻土有两种情况,收和种。收,是把生长在泥土里的果实翻出来,如胡萝卜、山芋之类,那是耕牛或拖拉机插不上手的。

更有,种,又分纯播和套播。纯播是一块农田清一色种植某一种农作物,如水稻、麦子或黄豆,此乃耕牛或拖拉机用武之地。那个年代,因为没有拖拉机,所以套播很常见。如麦子行间套种玉米。怎么进行呢?秋播时,纵向种一尺多宽麦子,留白一定宽度,待来年春播时种玉米。农田看上去,就像住院患者病号服的大块布料。为了改良土壤,冬天或初春,要在“病号服的白条”上翻土。

翻土工具是铁锹。在常州看过几个农家博物馆,就是没见到我老家的铁锹。百度搜到的铁锹图片,近似于铁铲。江南这一带,翻土大概是用镢头或钉耙。但在“白条”处用镢头钉耙翻土可不是好主意,这会让“蓝条”处的土壤松动,麦子根系必受损害;只能使用铁锹。当年尼罗河下游的埃及人,黄河下游的神农部落,用石头挖地,料想只能是撒播种植的。

铁锹大约130厘米长,锹柄80多厘米,锹体近50厘米。锹柄是木头的,顶端有把手,好抓在手里使上劲。锹体是铁的,顶头是平齐的锹口,宽约11厘米,锋利如刀,易插入土;后端带点中空,好让锹柄插入锹体;锹体连结锹柄处突出一块,叫锹屁股。挖地时,一手握住锹把手,一手扶稳锹柄;一只脚踩上锹屁股用力一蹬,锹口插入土中;然后下压把手(杠杆原理),使锹头向上把土带起来;再扶稳锹把手,用力握紧锹柄端稳,翻转180度,一锹土就翻过身来了。

每翻一锹土前还需一个预操作,那就是“蓝白分离”。左右分别在距离“蓝条”一两厘米处,用锹纵向插入“白条”土中,左右摇动一两下,使得待翻之土壤与两边“蓝条”麦苗处土壤分开。否则,翻土时会把“蓝条”上的麦苗带起来,那对麦苗是毁灭性的。好了,挖完第一锹后,循环往复,再挖第二锹。若优质深翻,一锹可翻20厘米长的土块。一块地若长300米,你算算要挖多少锹吧。

不难设想,在“白条”上翻土,移动比乌龟还慢。兔子笑乌龟,乌龟更笑我。不过日子长了,磨了性子,有了耐心,也就不那么急了。大家都这样,你急什么呢?日出日落,冬去春来,你急着去哪儿呢?一行挖到头,转趟继续挖;这块地挖完了,到另一块地还是挖。要说简单劳动,没有比挖地更简单的了。流水线上拧螺丝钉,要快,要准,要松紧适度。挖地,不必这么紧张,也无须一丝不苟。

所谓简单劳动,就是手脚忙着,大脑能够闲着。但大脑天生劳碌,不愿休闲。挖地时,总是在胡思乱想。回忆高中毕业时,大家表示回家“好好修地球”“在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心想,只有挖地才是真正的“修地球”。若一直深挖下去,地球会怎样?说是回乡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现在我又是农民了,应当教育知识青年了吧?我究竟是被教育者?还是教育者?看看左右一起挖地的长辈们,都在说笑东家长西家短,我问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二弟从老家拍了图片。二弟说这把铁锹好不容易才找到,农活中已淘汰了。因为家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耕种后,不再套播了,所以铁锹用不上了。散播种植工效高、成本低,套播种植太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