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643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这里有“焦虑症”的详细诊断标准,但不宜对号入座
02、“焦虑症”的病因其实非常明确
03、长期精神内耗很可能是“焦虑症”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如今,社会“内卷”严重,很多人的情绪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过度担忧、焦虑,容易感到不安与恐慌。如果这种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有些人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焦虑症,开始主动就医。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精神心理障碍。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为7.6%。也就是说,每13个人里就有1个正在罹患、或者患过焦虑症。

不过,大众对焦虑症的理解存在不少误区。最近,我们会陆续推出“焦虑症”的科普文章,从精准精神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焦虑症的诊疗和病因,希望能帮助网友们有更加全面、科学的认知,如果有过度的焦虑情绪的话,也能尽可能地缓解。

今天这篇文章先简单介绍一下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01、这里有“焦虑症”的详细诊断标准,但不宜对号入座

很多人分不清楚“焦虑情绪”、“焦虑症”、“焦虑障碍”这3者的区别,以为它们都是指焦虑症。其实,这3者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首先,“焦虑情绪”可分为生理性焦虑情绪和病理性焦虑情绪。生理性焦虑情绪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反应,而且必不可少,它可以让我们在一些情景下保持警惕,更好地保护自己,又或者让我们加强主观能动性,把事情做得更好。

比如,人类在石器时代时,经常需要提防猛兽的攻击。如果他们发现周围有野兽的痕迹或气味,马上会感到不安,出现生理性焦虑情绪,警惕性立刻提高,为逃跑做好准备。

很多人非常害怕蛇,一旦看到蛇,他们就会焦虑、恐慌,赶紧躲,避免被蛇咬伤。我们在考试前、向领导汇报工作前,也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性焦虑情绪,担心自己搞砸了。但这会迫使我们努力地复习、练习,争取有更好的表现。

也就是说,生理性焦虑情绪对我们有很大益处,我们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不要一味以为焦虑就是不好的、要消除的。

只不过,如果焦虑情绪太强烈、太频繁了,那就容易发展成病理性焦虑情绪,表现为几乎一天到头都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

其实,遇到一些比较大的应激事件时,很多人都出现过短暂的病理性焦虑情绪。但随着问题得到了解决,又或者个体调整好心态,身边人不断给予支持后,他们逐渐恢复了正常。这并不属于焦虑症。

只有当病理性焦虑持续够一定的时长,长期影响到正常生活了,才有可能被诊断为焦虑症。而且,“焦虑症”只是别称,它真正的全名叫做“广泛性焦虑障碍”。不过,为了表达方便,大家也更容易看懂,我们的文章还是把它称作“焦虑症”。

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精神科诊断标准有2个,一个是DSM-5(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另一个是ICD-11(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

以下是这两个诊断体系对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了解。但要切记的是,咱们不要自己盲目对座入号、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焦虑情绪非常严重,应及时就医、让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

ICD11中“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核心(必要)特征:

● 显著的焦虑症状:

- 不限于任何特定周围环境的广泛忧虑(即“游离性焦虑”);或

- 对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工作、财务、健康、家庭等)将发生不好的事情表现出过分的担忧(预期性焦虑)。

●这种焦虑和广泛性忧虑或担忧伴有以下特征性症状:

- 肌肉紧张或坐立不安。

- 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表现为频繁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和/或腹部不适、心悸、出汗、发抖、颤动和/或口干。

- 主观体验到紧张、坐立不安,或感到“忐忑不安”。

- 注意力集中困难。

- 易激惹。

-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或睡不安稳,或坐卧不宁,睡眠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这些症状并非短暂出现,而是持续至少数月,且大部分时间都存在。

●这些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更好地解释。

●这些症状并非其他医疗状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也不是物质或药物(如咖啡、可卡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效应或其戒断反应(如酒精、苯二氮䓬类药物)。

●持续的焦虑症状使患者感到明显痛苦,或导致患者的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严重损害。如果功能得以维持,则只能通过付出大量额外的努力。

DSM-5中“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A、在至少6个月的多数日子里,对于诸多事件或活动(例如,工作或学校表现),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

B、个体难以控制这种担心。

C、这种焦虑和担心与下列6种症状中至少3种有关(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一些症状在多数日子里存在):

注:儿童只需1项。

1、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动或紧张。

2、容易疲倦。

3、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

4、易激惹。

5、肌肉紧张。

6、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或休息不充分的、质量不满意的睡眠)。

D、这种焦虑、担心或躯体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E、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F、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惊恐障碍中的焦虑或担心发生惊恐发作,像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中的负性评价,像强迫症中的被污染或其他强迫思维,像分离焦虑障碍中的与依恋对象的离别,像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创伤性事件的提示物,像神经性厌食中的体重增加,像躯体症状障碍中的躯体不适,像躯体变形障碍中的感到外貌存在瑕疵,像疾病焦虑障碍中的感到有严重的疾病,或像精神分裂症或妄想障碍中的妄想信念的内容。

那“焦虑障碍”又是啥?这其实是一个大类,涵盖了“焦虑症”在内的多种精神心理障碍。DSM-5中的“焦虑障碍”包括了11种,而ICD-11中的包括了9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SM-5中“焦虑障碍”的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CD-11中“焦虑障碍”的分类

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常说的“焦虑症”外,像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恐惧症等也属于焦虑障碍这个大类。

02、“焦虑症”的病因其实非常明确

焦虑症的真正病因到底是什么?

目前,国内外主流精神科都认为焦虑症病因不明,但更倾向于认为与生物学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大脑神经递质浓度改变等等,而且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很容易反反复复。

很多患者自己也有这种感觉,虽然理性上知道不用那么焦虑,但就是难以自控,无论是精神科药物、心理治疗都试过了,可就是没法完全痊愈。

其实,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症的主要病因是非常明确的——后天经历中的病理性记忆,其中有很多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轻中度不断地自我否定,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掌控感所致。

不但是焦虑症,焦虑障碍这个大类中的其它精神心理障碍也是如此,只不过病理性记忆的程度与性质不同,所呈现的具体症状也不同而已。

还有,在过去,强迫症也属于焦虑障碍的范畴,但现在独立出去了,归到一个叫做“强迫及相关障碍”的大类中。因为在国内外很多精神科医生的眼里,强迫症主要是出现反复、持久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是认知、行为上的问题,跟“焦虑”关系不大。

但其实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发现,强迫症的背后也是严重的病理性焦虑情绪。正因为无比焦虑,患者才会失去理性地出现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强迫症和焦虑障碍有同一根源,把它移出焦虑障碍,这其实是不妥的。

还有,很多人都听说过的“疑病症”,也就是患者总认为自己得了、或者即将要得很严重的病,只是还没诊断出来。其实,这种症状也是因为患者对身体健康方面有病理性焦虑情绪。

可是,在ICD-11中,疑病症被归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而在DSM-5中,疑病症则归属于“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中。换言之,即使是国际上权威的诊断体系,但它们也并非完全统一的。而且,无论哪一种诊断体系,它们都是动态变化的,不宜将其奉为“金标准”。

03、长期精神内耗很可能是“焦虑症”的表现

现在主流的针对焦虑症、强迫症的治疗方式,都着眼于消除病理性焦虑情绪,又或者是消除强迫症状。比如服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接受减缓焦虑的催眠下暗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

这些方法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往往难以真正地解决问题。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情况,病情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很多精神科大夫继而认为这是慢性复发性疾病。

其实,这是因为这些治疗方法都难以直接修复焦虑症、强迫症等焦虑障碍的根源——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如果能实现这一点,无论是焦虑症还是强迫症,都能高效化康复。

我们后面的文章还会更加详细地介绍真正的病因和高效化的治疗,以及提供一些消除病理性焦虑情绪的建议。

还有,有的患者因为长期深受焦虑症的困扰,他们出现了不理性的康复目标,希望能消除自己所有的焦虑情绪,永远只会感到平和、平静。

希望这部分患者能意识到,这不仅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也是危险的。上文提到了,生理性焦虑情绪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品,不应该盲目地消除。

最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精神内耗”。它不是精神医学上的诊断或概念,而是对某种精神心理状态的生动描述——个体因为一些现实问题不断地纠结、犹豫、长期产生内心冲突,简单来说,就是不停地感到焦虑,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令自己心身俱疲。

其实,很多容易“精神内耗”的人,有可能达到了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如果总是停止不了精神内耗,那最好及时就诊,借助专业的治疗手段尝试打破恶性循环。否则,长期的“精神内耗”有可能会导致重度抑郁发作,引发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