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火车站旁、经一路上,街角有座造型独特的巴洛克式建筑。在这处里,经常能看到提着行李箱的旅人,好奇地推开那扇极具民国风情的大铜门,去探寻这栋老建筑里的故事。这次,我们和这些旅人一样,在书信的海洋中感受动人的家国情怀和亲情故事。故事要从120年前说起。

这座小楼建于1904年,曾是济南老火车站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电报。因此,在很多老济南人口中,这座小楼至今仍被唤作“老电报大楼”。

老济南人口中的“老电报大楼”。

“当时发一份电报往往需要5块钱,而一个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生活费也就1块钱。很多家庭是拍不起电报的,所以这里也提供书信邮寄服务。”华夏书信博物馆馆长马乐介绍,这栋建筑在2013年被评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6年经过重新修缮后成为国内唯一一座以书信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向市民游客敞开了大门。

在一楼的展示区,陈列着很多与通信相关的文物展品。一套清朝时期的明信片,由画师手绘而成,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魏晋时期驿使画像砖,刻画着中国最早的“快递员”:一位驿使正策马扬鞭,马蹄腾空起来,也彰显了当时对速度的追求。

魏晋时期的驿使画像砖。

沿着极具民国特色的扶梯而上,在二楼的展示区,收藏的书信都来自近现代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名家。在这些信件中,有的关乎民族大义,有的记录着家庭往事,信虽小,但每一封都是时代的缩影。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那些充满年代感的信件,字体或苍劲、或娟秀、或朴实,有的洋洋洒洒,有的纸短情深,载着逝去的岁月和笔触的温度,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纵使岁月更迭,透过字里行间依然能够见证往日真情,唤醒时代记忆。

耐心读完信纸上的几行小字,游客自然而然会被带入信中的情境。在玻璃柜子里,并排陈列着两封出自胡适的亲笔信。其中一封,是他写给教育学家陶孟和与翻译家沈性仁夫妇的长女陶维正的。

小芳:我到家了,家里的人都想念你。你现在已上课了吗?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你有空时,望写信给我,随便你说什么,我都爱看。请你代我问爹爹妈妈的好,并问弟弟妹妹的好。

同样出自胡适,但与旁边另一封信相比,这封信的字体一改瘦硬和刚劲,反倒看上去柔婉舒秀,让人看起来满纸温馨。那正是一位长辈对孩子关爱的柔情,读来也让人感动。

记者留意到,这封信纸上,字迹下有一层浅浅的树叶形状底纹。马飞介绍,这是民国时期文人写信时常用的一种信纸,名叫花笺纸。在展区,还有出自林徽因的一封信,使用的是印有花卉图案的信纸,清新雅致的纹样与她秀气的字体相得益彰,是由匠人画出纹样,以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印在信纸上的。这种印有精美、浅淡的图饰的信纸,往往是文人雅士传抄诗作或信札往来的个人专用纸张。

林徽因的信,使用的是印有图案的信纸。

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收信人在展开信纸的刹那,收获的除了情感上的互动,还有扑面而来的视觉美感。让人不由想起一句诗:云中谁寄锦书来

如今通信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事,键盘敲击、指尖划动,信息瞬间传达。那份一笔一画的认真和将信件投入邮筒的期待,已经渐行渐远。在华夏书信博物馆,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里至今还提供正常的信件、包件、集邮、邮购等邮政服务,以及慢递服务。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华夏书信博物馆里,感受到的,是缓慢流淌的时间,和纸短情长的浪漫。(济南日报 记者:王飞 摄影:卢宇辰 王刚)